四十五、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1.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①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②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2 倍的元素:C、S。③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3 倍的元素:O。 ④ 周期数是族序数 2 倍的元素:Li、Ca。⑤ 周期数是族序数 3 倍的元素:Na、Ba。 ⑥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⑦ 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 3 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 除 H 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⑨ 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①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②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③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④ 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 。⑤ 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素:Hg 。⑥ 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⑦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⑧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⑨ 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⑩ 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四十六.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 Cl2 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 MnO2 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四十七.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