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急预案(通用2024)CONTENTS•雨雪冰冻灾害概述•应急预案制定背景与意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预警预测与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响应措施与处置方法•后期恢复与重建工作部署•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方向雨雪冰冻灾害概述01雨雪冰冻灾害是指由降雪、冻雨等天气现象导致的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雨雪冰冻灾害具有突发性、区域性、持续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往往给受灾地区带来严重的交通瘫痪、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受损等问题。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影响范围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同时也会波及南方部分地区。危害程度雨雪冰冻灾害可导致交通受阻、电力中断、供暖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此外,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01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遭受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交通瘫痪、电力中断、农作物受灾等严重后果,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2018年北方大雪022018年1月,我国北方地区普降大雪,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导致交通受阻、供暖不足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不便。2021年东北极端暴雪032021年11月,东北地区遭遇极端暴雪天气,部分地区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造成交通瘫痪、房屋倒塌等严重后果,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损失。历史案例回顾应急预案制定背景与意义02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政策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财富和基础设施高度集中,一旦遭遇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将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可以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可以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全社会的抗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损失。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03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督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应急工作。负责决策、指挥和协调应急响应行动,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在灾害发生地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明确指挥长职责设立现场指挥部指挥机构设置及职责包括消防、武警、交通、电力、通信等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各自领域的应急救援工作。根据灾害情况和专业特长,合理分配救援任务,确保各项救援工作有序进行。定期组织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能力和水平。组建专业救援队伍分配救援任务加强培训和演练救援队伍组建及任务分配建立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应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积极与周边地区建立协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助互救,共同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带来的挑战。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预警预测与信息报告机制04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通过气象观测站、卫星云图、雷达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并预测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并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政府部门发布预警信息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电视、广播、短信、APP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社区、企事业单位传播预警信息社区、企事业单位应建立预警信息传播机制,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内部通知等方式,及时向居民和员工传播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流程信息收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建立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