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岩溶桩基施工技术 就我国地质状态而言,岩溶地貌分布广,面积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地貌区之一。岩溶形式多样,由于地质构造的特别性,给桥梁基础施工带来较大困难。桥梁桩基础是桥梁的重要部位,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工程质量、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对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1、施工中常见问题 1.1 易造成塌孔 在具体施工时,如遇到岩溶的连通性比较强或者出现覆盖层流塑性时,可出现孔内的浆液突然流失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一般来不及补浆,这就造成了孔内的液面高度的降低,致使出现压力差,导致塌孔的出现。 1.2 地下水位易造成大量涌水 桩基施工方法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中,包括地下水位高低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岩溶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常见。在施工工程中,如遇到地下水属于承压水时,桩基底会出现大量涌水的情况,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需特别注意。 1.3 极易发生钻孔弯管、夹管或假收锤现象 在桩基钻孔或者挖孔的工程中,假如出现岩溶发育程度高的情况,很容易出现钻孔夹管、弯管或者假收锤的情况,埋下安全隐患。 由于钻孔或者挖孔的过程,会造成原有岩层的失衡状态,出现地面变形、涌土、涌水、地层塌陷等不良情况,在工程施工中造成事故,应特别引起注意。 2、岩溶桩基施工技术探讨 2.1 桩基探测 在桩基探测时,需认真查看每根桩的地址钻探情况及资料,确保在了解岩溶发育情况、岩溶覆盖情况以及溶洞填充和岩面的倾斜情况的状态下,才可以进行施工;对地质资料不详细或者有缺失的桩孔,进行详细的地质钻探,保证不出现遗漏情况。 2.2 工艺编制 施工工艺的编制方面,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在具体编制时,需根据地址核查结果合理编制钻孔施工工艺。项目技术负责人需编制出每根桩的溶洞处理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其中需要将溶洞标高、大小、以及溶洞填充和岩面的倾斜情况等,并编制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与操作要领。 2.3 材料准备 准备包括片石、粘土、钢护筒、碎石等的溶洞处理材料。 为了防止漏浆、塌孔,需准备好泥浆泵;为了防止钻孔因各种因素作用产生倾斜的情况,应将钻机横向支撑及纵向支撑都相应的加长,需超出估计的塌孔范围。 2.4 试桩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试桩试验。可以在桥位外地溶洞处进行相关试验,试验后取得的经验数据可以指导后续的施工。 3、施工过程分析 3.1 施工工艺 (1)护筒埋设 一般的桩位,采纳 2.0m 的护筒即可,若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