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概念及分类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采猎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协调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失调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新技术革命以来)------人地关系协调协调阶段(工业以前):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影响较小失调阶段(工业化初中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后期)环境伦理: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怎样才算正当、合理的问题以及人类对自然界负有怎样的义务问题。正确的环境伦理观:①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平衡协调,才能生存发展;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③破坏环境是不道德的行为。人 类 与 环 境 的 关 系环 境 问 题 的 产 生 及 危 害概念: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这就叫做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海啸、一些地方病(如克山病--水土中缺硒、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氟骨症--氟过量)等次生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危害、臭氧层破坏、城市垃圾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等 (2)生态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森林面积减少等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1)人类向环境中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出现生态破坏)(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出现环境污染)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淹,如图卢瓦举国迁到新西兰酸雨危害:导致(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3)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4)危及人体健康等。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生物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阶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认识提高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大气污染分类《环境保护》知识专题练习(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一、选择题1、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A、环境污染问题 B、生态破坏问题 C、发展问题 D、环境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