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语文 归去来兮辞(第 2 课时)教学案教学目标: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3.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原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4.感受作者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一、情境导入 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本文。二、精讲点拨(一)第3段:(重点解释加点的词语和划线句子,写在课文文本相应的行间位置)(1)古今异义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义,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情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古义, 。今义,指发生某事。 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古义,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2)词类活用 :或棹孤舟 棹, (3)特殊句式 复驾言兮焉求( ) 将有事于西畴( ) 农人告余以春及( )1、“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怀?明确: 2、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明确:教学体会认 真 分 析 文章内容:简单划 分 层 次 有助于理解写出答案基 础 知 识 的掌握不可少1三、当堂达标:1.“以、而、”两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以(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木欣欣以向荣 (3)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4)聊乘化以归尽 (5)请息交以绝游 而(1)觉今是而昨非 (2)时矫首而遐观 (3)鸟倦飞而知还 (4)泉涓涓而始流 2.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解释。(1)策扶老以流憩 (2)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4)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5)乐琴书以消忧 (6)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7)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3.判断下面几句话的句式特征:(1).童仆欢迎,稚子侯门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既自以心为形役 (4).复驾言兮焉求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乐夫天命复奚疑 4.注意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A.悦亲戚之情话 B.既窈窕以寻壑 C.将有事于西畴自 信 写 出 答案!动脑分析联 系 虚 词 用法。加 强 学 生 对文 言 文 的 字词的归类 能力的培养。 2参考答案一、翻译 略二、(一)(1)亲戚:古义,古指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