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 1 金属化学性质的通性与铝的特性【学习目标】1.了解纳、铝、铁、铜等与氧气、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情况。2.体会物质性质的共性和个性。【活动过程】活动一:探究金属具有的共同化学性质1.根据与金属反应物质的类型,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写出能体现这一分类的你所熟悉的化学方程式,若为离子反应,写出其离子方程式。2.画出钠、铝、铜(已知铜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9,其最外层有 1 个电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推测,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和表现出的共同性质。活动二:实验探究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1.探究钠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主要化学方程式⑴ 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段的外皮,观察现象⑵ 取一小块金属钠在坩埚里(或石棉网上),加热⒉ 探究铝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 铝比铁金属性更强,但铝却比铁难锈蚀,请你通过下面的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⑴ 将未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⑵ 将已打磨 的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⑶ 将一根火柴用铝箔卷夹住,然后将火柴引燃,把火柴和铝箔一起伸入到氧气瓶中活动三:实验探究金属钠、铁与水的反应1.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离子方程式⑴ 向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绿豆大小)金属钠,观察现象⑵ 用铝箔包裹住一小块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用镊子 夹住放入水中,用试管收集产生的气体,移近酒精灯火焰2.探究高温下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酒精灯应先在放湿棉花的位置上加热一会儿,待试管底部温度略高,且有部分水形还原铁粉肥皂液火柴湿棉花成蒸气时,再将酒精灯移至放铁粉的位置加热,加热一会儿后再将导管插入到肥皂水中。回答下列问题:⑴ 实验结束时,应如何操作?⑵ 点燃导管口放出的气体有何现象?⑶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活动四:实验探究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1.节日充氢气球的氢气从何而来?请你利用下列实验用品,寻找最佳制取方案。实验用品:废铝片、6mol/L 稀盐酸、3mol/L 稀硫酸、6mol/L 氢氧化钠溶液、试管等。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离子方程式)是否适宜用来制取氢气⑴ 铝 与 盐 酸反应⑵ 铝 与 硫 酸反应⑶ 铝 与 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