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工作与心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给老师的定义。这似乎还不能全面而准确的概括当今老师的内涵。老师肩负着塑造人灵魂的重任,因此现代人又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 老师的工作是最讲效果的。这种效果分两类:一是长效性;一是短效性。短效是指每节课、每天、每周、乃至期中期末学生的成绩如何?思想表现怎样?老师自己要反思,家长要关注,学校要严查。所以,作为老师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长效性是指学生跟你了一年、两年、三年抑或更长,他的知识丰富了多少?能力提高了几分?道德情操受你影响几许?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奋斗。所以我们要在接手学生之前做好一学期、甚至几个学期的方案。对于不同的学生还要实行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你说当代老师活得累不累?无怪乎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的奉献。作为老师应该满足了吧?但我却偏偏不喜爱这样的赞美,因为它太悲凉了。老师是一种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我们可以喜爱它,甚至爱它,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牺牲自己!放弃家庭,放弃属于自己的娱乐,等待别人吸干你的血,抽尽你的丝。老师也是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我们也要享受生活! 我们不会放弃对事业的执着,但我们更不会放弃五彩缤纷的生活!作为老师怎样活回自我呢? 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是老师,老师是你的职业,是你赖以生存职业。你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有父母,有监护人。你的职责是尽力去交给他们知识,解答疑问,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培育学生的能力,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而不是把学生拴在腰带上,像幼儿园的阿姨那样吃喝拉撒样样过问,要敢于放手,信任学生,信任他们的能力和自治力。这样老师可以腾出时间和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学生也有了自主开展的空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作为老师,尤其是中学老师,工资待遇微薄,在经济开展的浪潮中,我们显得落伍,去追赶,我们没有实力,怎么办?我的想法是不去攀比,知足者常乐。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又面临着升学率的重大压力,争强好生是人的本性,人人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竭尽全力,绞尽脑汁,各自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在茫茫题海中艰难的划行,个个面黄瘠瘦,年轻的容颜过早的逝去。真的成了等待别人抽丝的蚕茧。岂不悲哉!假如大家都有一颗平常心,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岂不活得轻松一些了吗? 第三,给自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