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神农溪导游词神农溪神农溪是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神农架南坡,故名神农溪。神农溪全长60公里,相对高差2900余米,两岸绝壁夹峙,窄处不及5米,山岩多成80至90度的壁堑,日均流量20立方米/秒,于巫峡口东2000米处的西壤口汇入长江。神农溪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观独具特色,集长江三峡雄、秀、险于一体。现辟旅游景区32公里,有神农峡、绵竹峡(支流)、鹦鹉峡、龙昌峡四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面积57.5平方公里,灌木植被葱郁,山花馨香四溢,猴群玩耍,黄羊獐麂出没,山水蓝天一色,一派山野情趣。有溶洞60余处,险滩、长滩、湾滩、浅滩30余处,历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溪水深潭碧绿,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古老村落、土家风情构成了原始、古朴、自然、野趣,乘豌豆舟木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扁舟漂流和乘环保船观光巡游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成为三峡线上的一颗明珠。神农溪延长开发溯溪而上16.8公里的罗坪复建了游客接待中心,较原来的接待中心功能更加齐全,设备更加完善,接待量成倍增加,是游客休息、就餐、欣赏土家歌舞表演的抱负场所。过去游人罕至的神农峡的奇异风景--神农温泉、神农洞、神农峰等,也呈现在游人面前。135水位定型,神农溪又增加了峡谷平湖的美景。现在神农溪景区线路延长,进入条例改善,平安系数增大,区位优势明显,巡游方式多样,转型升级后的神农溪旅游,在规模上更加大气,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上更加丰富。巫峡口巫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全长42公里,山高入云,有巫山十二峰擅奇天下。巴东段24公里,西起边域溪,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边域溪,又名鳊鱼溪。为渝鄂两省市界河,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鸿沟,历史上巫巴两县百姓,为争夺田土薪柴,曾发生过很多次械斗,造成了不少伤亡,1949年后,两县青年在这一带营造了青年友情林,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密合了历史上留下的楚蜀鸿沟。边域溪东为铁棺峡,有悬棺,色如铁,故名。全长2.7公里,一线多景,连线三峡,上称布条峡,中为铁棺峡,下流百米有石垒的石棺峡。江面迂回曲折,山岩高差300至500米之间,窄处不足70米,南宋诗人范大成有束江岩欲合,中间一罅天之说。门扇峡,位于楠木园,巫峡口之间,长2.5公里,大面山、尖子山南北对峙,象两扇大门扼住东去的江水,故而得名。峡内绝壁夹峙,有板壁岩,链子溪古栈道之险;蛮洞桥小石干垒、古工艺之奇,江南褐红色的岩石,在阳光照耀下,象似火焰伸向江心,故名火焰石。两岩岩壁上有石刻(我示行舟等),是宝贵的三峡水文记实资料。出峡后,大江两岸山峰一片葱郁,万亩柑桔园花果飘香。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西壤口西壤口是巫峡的出口,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古墓七百余座。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有殷、商、战国、汉等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派张飞镇守于此,栅联寨七百余里,后关公张飞死,备起倾国之兵发吴,遭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刘备丢盔卸甲,逃至这里。据巴东县志载:追兵急,备烧栈断道,然得免。所以在巫峡里边有一个避兵岩,那就是刘备躲避追兵的地方。1984年,考古工在西壤口李家湾地区发掘了四座古墓。出土文物有巴氏矛、巴氏剑、巴氏征、巴氏盾等巴人用过的兵器。在西壤口还存有杜甫草堂遗址,始建于明代。查《杜甫年谱》大历三年,杜甫东下夔州,三月报江陵。其中有三个月在此小憩,曾写有西壤溪诗一首,壤溪渔火后历为巴东古八景之一。同时西壤口的巫峡北景画面还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伍元人民币的版面图案。巴东夏橙巴东是全国柑桔基地,盛产脐橙、血橙、夏橙等十多个品种,尤以夏第5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橙(又名五月红)驰名。其特点是花果并枝,两代同堂,酸甜适度,质优高产,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中外游客宠爱。龙昌峡龙昌峡全长5.7公里,雄峡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深若幽巷重门,均宽不足20米,山岩多成80度至90度。斜坡直插溪底,以雄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