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语文 《诗经》两首教学案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语文 《诗经》两首教学案_第1页
1/3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语文 《诗经》两首教学案_第2页
2/3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语文 《诗经》两首教学案_第3页
3/3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语文教学案:《诗经》两首课题4.《诗经》两首 第三课时《采薇》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过程与方法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重点难点1.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赋”“比”“兴”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诗经》有关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诗歌 305 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 15 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 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②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 篇,《小雅》74 篇。③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语言特点:《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合作探究备注1.《采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语文 《诗经》两首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