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良好的质量也是企业实施经营战略的基础。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讨论、开发、实施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 OAS(Computer AidedOuaiity System)和集成质量系统 IOS(Integrated OuaiitySystem)的热潮,并专门组织了 CIMS 中的计算机集成质量系统的国际会议,对 IOS,OAS 的建模、体系结构、CAD/ CAM 与CAO 的集成,IOS 中的知识工程与专家系统进行了深化探讨。我国在质量与设 计、质量与制造、质量与装配、质量与管理、以及 质量与时间上进行了广泛深化的讨论,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白酒企业属于食品加工行业,从原辅材料入厂到成品酒出厂需要很多道工序。为了有效的满足市场对白酒质量的要求,必须对各个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而鉴于酒类的特别性,在基酒入缸贮存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基于白酒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特点,质量监督部门以基酒质量控制过程为背景,提出了计算机质量监控系统的设想。该系统包括了基酒感官、理化、卫生指标检验过程、酒体质量等级划分过程以及酒体信息统计。 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总结与分析 取回抽检酒样后,首先对基酒样进行部分二次编码后送往检测室;其次,检测室对酒样进行理化卫生和感官分析,并依据感官特征对基酒进行质量等级划分;最后,将检测结果手填成报告单,并由专职员工传送到相关单位。作为质量控制的单位,控制基酒质量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样品的分类,不同酒编号的确定;二是对基酒进行检验并划分质量等级。采纳分位制来划分酒体等级即根据各编号酒得分决定等级,通过初评、复评两个阶段来确定最后的质量排列顺序。此分法须保密(即暗箱操作)的是样品编号。 通过以上总结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方法存在不足之处 1 保密性不强 由于一次编码和二次编码的全过程均是人为操作,致使检测过程不够严谨,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风险;尤其是公司加大了对优质酒的奖励额度,这种形势下更需要消除人为检验误差增加结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 理化卫生指标与等级划分不挂钩 该方式得到的优质酒内在理化质量并非全部符合公司内控优质标准,为后期优质成品酒的生产增加了一定的工作负担;就是说传统方法得到的优质酒内在质量不一定整体都优质。就好比一辆车,发动机是世界顶级的,但车的门窗质量一般,不能称之为顶级车辆。 3 效率较低 由于品酒、理化员较多,统计速度慢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手动报表要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