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5·浙江台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主要能源需求量构成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第1题。1.上图表明()A.我国能源进入“石油时代”B.化石能源所占比重不断提高C.天然气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D.能源需求的多样化程度降低1.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能源消费状况。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化石能源比重下降;天然气的比重不断上升;能源需求多样化程度提高。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图a)和原理示意图(图b),完成2~4题。2.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水的势能,增加发电量B.提高水的下流速度,增加发电效率C.调节电力供应D.蓄积山区雨水,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3.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水库主要的作用是蓄积上水库向下流动的水B.下水库海拔较低,落差较小,发电量少C.上水库海拔高,库容的面积更大D.上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比下水库更大4.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2.C【解析】本题考查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抽水蓄电站,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河流中水量较小时,可补充水能,用于发电,调节电力供应。3.D【解析】本题考查抽水蓄能电站的相关知识。下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蓄水发电,是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的主体,发电量大;上水库库容量比下水库小,发电量小,但可用于河流枯水期时水能的调节。4.D【解析】本题考查生活用电的时间分布变化。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是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最小的时候,这时便可以用充足的电能将水抽送到上水库。故时间主要集中在后半夜。(2015·天津河西二模)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①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②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城市密集,需求量大④临近京津冀地区,向外输电条件好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6.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①缓解温室效应②拉动内需和就业③减少雾霾天气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风能的开发。内蒙古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高原上地形平坦,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临近京津,接近能源消费市场,向外输电条件好。6.B【解析】本题考查风力发电的意义。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无污染,其生态意义在于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拉动内需和就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不属于生态意义。(2015·济南调研)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为该河干流沿线三个地区。读图回答7~9题。7.下列有关该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B.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C.地形以平原为主D.地势起伏较大8.该流域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A.甲河水泛滥严重B.乙河流含沙量增多C.丙水土流失严重D.全流域河流水污染严重9.下列关于该流域的治理措施,叙述合理的是()A.甲地区修建大坝,改善航运B.乙地区修建大坝,调节径流C.丙地区修建大坝,减轻洪涝D.全流域梯级开发,保持水土7.D【解析】本题考查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北美洲的东部山地,且主体位于山地西坡,冬季位于迎风坡,降水多;根据等高线数值及河流弯曲方向判断甲乙段由东北流向西南,丙段由南流向北;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8.B【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河流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水泛滥严重,与河水污染关系不大。根据材料可知,甲位于河流上游,乙河段含沙量增大,丙地势起伏较小,水土流失不严重。9.D【解析】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根据材料可知,该流域地势起伏较大,因此,应进行梯级开发,保持水土。(2015·杭州模拟)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stateUniversity)的设计人员正在研发一种由太阳能供电的衣服,是用天然纤维制成,可以给很多设备充电,包括手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