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并用 2B 铅笔正确地填涂考号。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2024 年 2 月 7 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图 1)。图 2 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有( )A. 2 个B. 3 个C. 4 个D. 5 个2. 秦岭站主体建筑底层架空主要是为了( )A. 防积雪掩埋,抗大风B. 防极地动物侵袭C. 防止沙尘暴,抗严寒D. 防暴雨洪涝灾害3. 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① 节省运输时间②减少极地建筑垃圾③缩短建站时间④缩短运输距离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1. C 2. A 3. B【解析】【1 题详解】由图可知,我国 5 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中山站、泰山站、秦岭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由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故 C 正确。故排除 ABD,故选 C。【2 题详解】南极终年积雪,气候酷寒,干燥,多烈风,没有沙尘暴和暴雨洪涝。秦岭站主体建筑底层架空主要是为了防积雪掩埋,抗大风,故 A 正确,CD 错误;防极地动物侵袭不是秦岭站主体建筑底层架空主要目的,故B 错误。故选 A。【3 题详解】南极距离遥远,生态脆弱,施工环境恶劣。主体建筑采用在国内模块化生产、运往现场拼装的绿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③缩短建站时间、②减少极地建筑垃圾,②、③错误;模块化生产、现场拼装方式不会节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距离,①、④错误。综上所述,B 符合题意,排除 ACD。故选 B。【点睛】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城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城广阔的天然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