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以区域图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形成、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季风的形成与分布,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 2018·全国卷Ⅱ·T7,2017·全国卷Ⅱ·T7~8,2014·全国卷Ⅱ·T10等。1.综合思维:以气压带、风带的大气运动特点为依据,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2.地理实践力: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和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解释东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季风的成因及影响。知识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读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1)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① 气压带名称成因A 赤道低气压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C 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堆积下沉(动力因素)E 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G 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受冷收缩下沉(热力因素)② 风带名称成因B 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D 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F 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特别提醒] 1(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风带为相间分布,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5)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成 因特 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