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水圈和水循环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水循环示意图、流域图等为载体,考查水循环的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知识。多以选择题(常见)和综合题形式呈现。如 2018·全国卷Ⅰ·T37(2),2018·全国卷Ⅱ·T9~11,2017·全国卷Ⅰ·T6~8,2016·全国卷Ⅱ·T9~11,2016·全国卷Ⅲ·T7~8,2015·全国卷Ⅰ·T1~2,2015·全国卷·Ⅱ·T9~10。1.综合思维:掌握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学会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水资源问题及措施。2.地理实践力:动手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分小组讨论不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带来的影响。知识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1.水圈的组成(1)特点(2)组成各水体间相互转化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主要环节名称特点海陆间循环① 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下渗,⑦地下径流最重要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海上内循环① 蒸发,②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作用陆上内循环④ 降水,⑧蒸发,⑨蒸腾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水循环的意义①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 调节各圈层间的热量传输。③ 改造着地表形态。④ 促使了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 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1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 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增加。(2)不利影响①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② 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 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④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