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7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7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7
第 1 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大气受热过程。以等压线分布图、天气资料图表,日常生产、生活现象为背景,以气温变化的角度切入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运动特点、气温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等内容,如2018·全国卷Ⅰ·T11;2017·全国卷Ⅰ·T9 ~ 11,2017·全国卷Ⅲ·T36(1);2015·全国卷Ⅰ·T37。1.区域认知:把握不同区域特征,熟知不同区域的大气热力状况特征。2.综合思维:依据材料或实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理实践力: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例,知晓其蕴含的大气热力状况原理。知识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问题。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A 太阳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 地面辐射。(3)应用——解释“高处不胜寒”现象:海拔越高处,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因此近地面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2.大气的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 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 A 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主要直接热源环节 2:“大地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并以 B 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1环节 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 C 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大气的两大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② 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与云层厚度有关。③ 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那部分称为 C 大气逆辐射,其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应用(1)分析某地太阳辐射能分布的多寡① 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②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③ 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2)分析白天气温的高低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主要看大气逆辐射的强弱(1)解释常在夜晚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2)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