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主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学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主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学案_第1页
1/3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主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学案_第2页
2/3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主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学案_第3页
3/3
第一节 水循环主题一、水循环:(一)水循环的类型1. 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大;2. 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循环的水量最少;3. 海陆间循环: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学生绘图】(三)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分析:要理解到地球风带的分布格局:低纬度地区的信风带,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高纬度地区的极地东风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夏季风、冬季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1)水利措施① 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蒸发量加大。② 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2)农林措施“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4.水循环的意义:①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 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属于外力作用)。(五)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 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削峰补枯);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④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⑤ 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2)负向影响①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主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