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1.1 雕刻机的概述1.1.1 雕刻机的起源与现状[19]雕刻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1955 年在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人面网纹盆”,可以算作中国古代雕刻的典型代表,与此相同或类似的彩陶盆,在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同类遗址中均有发现,总数已超过 10 例。绘有这种人面图案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这些都是现代雕刻技术最原始的雏形,到了隋朝的时候,出现了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进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沟通制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由此,活字印刷术也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里的刻字也应该属与雕刻的一种。随着历史朝代变迁,各朝各代对雕刻技术都有继承和进展,这些都可以从近代中国古墓发掘出土的大量的石雕、碑刻等略见一斑,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民间的雕刻艺术日益精深,玉雕、象牙雕、红木雕、篆刻、泥人雕等手工雕刻技术都可堪称一绝。中国机械雕刻的大进展时期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 78 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内包括机械雕刻在内的各行各样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机遇期,得益于机械制造业飞速进展,机械雕刻领域也迎来了大进展机遇期,从最初的主要应用于手工雕刻到刻字机、刻章机的出现,再到三维数控雕刻机的诞生,最后再到能够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实现五轴联动的雕刻机出现,而且被加工对象的种类类别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刻章刻字转变为能够用来加工大到楼房等高大建筑物的装饰品,小到商店商铺门前面的招牌,甚至于很多种类产品的标识铭牌的加工,涉及了广告业、工艺业、模具业、建筑业、印刷包装业、木工业、装饰业等,雕刻机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雕刻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雕刻机(Engraving Plotter ),顾名思义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被用来代替人力而实现高质量、高精度、高效率工作运转的机器设备。世界上最早的一台手动操作的雕刻机在 1938 年产生于法国的“嘉宝”。十多年后,也就是 1950 年,世界上第一台从真正意义上能够实现电动、可缩放比例功能的手动雕刻机也在“嘉宝”被制造出来,随后的几年里,法国、日本和美国等国也开始进入研制雕刻机国家的行列。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微电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就最直接的推动了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突飞猛进式的进展。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