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排列与组合最新考纲 1.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 识 梳 理1.排列与组合的概念名称定义排列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组合合成一组2.排列数与组合数(1)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2)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3.排列数、组合数的公式及性质公式(1)A=n ( n - 1)( n - 2)…( n - m + 1) =.(2)C===(n,m∈N+,且 m≤n).特别地 C=1性质(1)0!=1;A=n ! . (2)C=C;C=C + C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1.解受条件限制的排列、组合题,通常有直接法(合理分类)和间接法(排除法).分类时标准应统一,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2.对于分配问题,一般先分组,再分配,注意平均分组与不平均分组的区别,避免重复或遗漏.诊 断 自 测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所有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排列为相同排列.( )(2)一个组合中取出的元素讲究元素的先后顺序.( )(3)若组合式 C=C,则 x=m 成立.( )(4)kC=nC.( )解析 (1)元素相同但顺序不同的排列是不同的排列,故(1)错;(2)一个组合中的元素不讲究顺序,元素相同即为同一组合,故(2)错;(3)若 C=C,则 x=m 或 n-m,故(3)错.答案 (1)× (2)× (3)× (4)√2.从 4 本不同的课外读物中,买 3 本送给 3 名同学,每人各 1 本,则不同的送法种数是( )A.12 B.24 C.64 D.81解析 4 本不同的课外读物选 3 本分给 3 位同学,每人一本,则不同的分配方法为 A=24.答案 B3.(一题多解)(教材练习改编)从 4 名男同学和 3 名女同学中选出 3 名参加某项活动,则男女生都有的选法种数是( )A.18 B.24 C.30 D.36解析 法一 选出的 3 人中有 2 名男同学 1 名女同学的方法有 CC=18 种,选出的 3 人中有1 名男同学 2 名女同学的方法有 CC=12 种,故 3 名学生中男女生都有的选法有 CC+CC=30种.法二 从 7 名同学中任选 3 名的方法数,再除去所选 3 名同学全是男生或全是女生的方法数,即 C-C-C=30.答案 C4.用数字 1,2,3,4,5 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 )A.8 B.24 C.48 D.120解析 末位数字排法有 A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