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施工实习日志-2

建筑施工实习日志-2_第1页
1/8
建筑施工实习日志-2_第2页
2/8
建筑施工实习日志-2_第3页
3/8
建筑施工实习日志 6 月 26 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中国建设报》上有一篇文章说有些建筑术语被贬义后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去,读后使我对原意有了正确了解,现摘录如下。 1、钩心斗角。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的雄伟壮丽:“廊腰缦回,檐雅高琢,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里的“心”指屋心,“斗”指结合,“角”指檐角。词意是说房屋檐角向着屋心像钩一样互相联系,高挑的屋角相向,如兵戈相向,形象地表现出了建筑结构的交错呼应,精致别致。现在,“钩心斗角”被用来形容人们各用心机,相互倾轧。 2、偷梁换柱。这原是古建筑施工中一种专业维修手段。当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对这种古建筑维修手段进行过阐述。据媒体报道,在拉萨布达拉宫维修中,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应用偷梁换柱的手法,换掉了腐烂的木柱。现在,常用于比方人们暗中玩弄手法,改变事物内容,以假代真或以劣代优。 3、磨洋工。它的原意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道工序。古建筑中的一些宫殿、庙宇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砖在砌筑前要将表面切磨平整,使砖与砖之间严丝合缝,称为“磨砖对缝”,这一工序称为“磨工”。当年在建造北京协和医院时,工程质量要求很高,按古建筑标准磨砖对缝。因这项工程是美国人利用清政府庚子赔款设计建造的,中国工匠称这项工程为“洋工”,磨砖工人把磨砖工序称为“磨洋工”。现在,被贬义后专指工作消极怠工、磨磨蹭蹭不出力。 6 月 28 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今日继续检查,上午在第四项目部的一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检查主体结构质量时,顶层正在拆模,发现他们的拆模程序是先拆除所有梁板的顶撑后,再拆除梁柱的侧模板。当检查组向他们提出这是错误的施工操作方法时,拆模木工说他们知道这样做不对,只是图一时工作爽手,以前多次这样操作过,也没有出什么问题,并表示以后注意。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施工场地施工人员未做仔细交底,同时施工中也未做仔细检查,这是很危险的。 正确的拆模方法是首先拆除大梁的侧模板和柱子的模板+至少两边,,拆除后,对梁柱表面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影响结构安全的缺陷+如蜂窝、狗洞等,后,才能拆除顶撑及全部承重模板。 拆模虽是一道简单的工序,但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也应仔细做好交底、检查工作。 7 月 2 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项目部的刘助理工程师今年要申报工程师职称,他平常最怕动笔写文章,他说怕过多的死亡脑细胞。但申报工程师的必备条件是要有两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施工实习日志-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