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组织管理制度第一条在院长、书记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介入科主任对科室统一领导和管理。科主任一般应当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第二条可分设副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第三条住院医师应实行介入放射学各种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介入放射学各种常用介入方法、以便发挥综合介入诊断和治疗的优势。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相对固定,定期轮转,能够掌握介入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第四条科主任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级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介入手术室管理制度1.凡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进入手术间时必须配戴导管室的鞋、帽、口罩、隔离衣、防护铅衣及铅围脖等。2.进入介入室见习、参观二人以内的需经科室负责人和介入室护士长同意,三人以上的需报医务科经业务副院长批准。参观和见习手术者,应接受院方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走及出入。3.介入室的药品、器材、辅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器和蒸汽设备应该常规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介入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时必须经介入室主管副院长同意,麻醉药品和剧毒药品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该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材料、药品、辅料等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辅料。5.介入室在夜间及假日应该安排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6.介入室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协同有关科室预防医院感染和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7.介入室应每天术后使用2%消佳净拖地,定时开启空气消毒净化器进行消毒,每周大清扫消毒,每月作细菌培养(包括空气、洗过的手和消毒后的物品)。8.手术通知单必须手术前一日交导管室以便准备,急症手术通知必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9.接手术病人时,病人要穿医院手术衣服进入介入手术室,要带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介入诊疗工作制度一、操作室、手术室保持清洁、整齐,电脑设备要求更高,要保持恒温、无尘。二、非介入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能进入,入室要换鞋;手术室使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器进行消毒净化,或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术后用消佳净溶液拖地。三.电脑软件仪器由专人负责使用操作。四.操作室内禁止吸烟,不准大声谈笑,保持空气清鲜。五.手术前按临床需要和要求,认真细致阅读申请单全部资料,拟定好造影或治疗计划程序,造影剂、治疗用药的剂量及材料等,摄影照片时间。六.手术完毕后,清点器械物品,专物专管专用,关机切断电源。介入手术室一般规则1.凡进入介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本室专用的衣、裤、帽、口罩、鞋。帽子必须盖住头发,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穿外出衣,手术完毕后,衣、裤、口罩等须放到指定地点。2.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除参加手术及有关人员外,其它人员一律不准入内,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禁止吸烟。3.预约手术先由科室负责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应于术前一日上午12时前发往手术室,如术中需特殊用物应预先注明。急诊手术应提前电话通知手术室或呼叫急诊值班人员。4.各科室手术按预约时间进行,因故必须增加、减少或停止时应预先与护士长或值班护士联系。5.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接收急诊手术,不得擅离岗位。6.造影室工作人员均应熟悉手术间各种物品的固定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急救药品、器械必须随时准备好,处于应急状态,一般药品、器械必须定期检查,及时补充、维修。7.室内一切物品未经负责人员许可,不得擅自外借。8.数字减影机、冼片机、心导管工作站、网络数据系统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介入科岗位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导管室内及其(附属设施)、器械(导管)等分别由技师和医师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