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演变与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内涵和演变过程,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思路。同时对中国对外投资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发展趋势。关键词:国际投资;直接投资;对外投资1国际直接投资的内涵1.1国际直接投资概念的界定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也称对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或跨国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在所在国(母国)之外进行的,以获取持续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并取得某种程度的控制权的资本投资,并伴随着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等资源组合(package)的跨国界转移。对资本输出国(即母国)来说,国际直接投资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入国(即东道国)来说,就是吸收国际直接投资。说法的不同是由于角度的不同、资金流向的不同而已。1.2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特点国际直接投资在本质上与一般的投资过程相同,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更为复杂。具有如下的特点:(1)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源的跨国界转移国际直接投资过程必然伴随着资源的跨国转移。除了货币资本的移动,还伴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其它要素如信息技术、经营管理与市场销售技能等资源组合向东道国的转移。一旦投资活动付诸实施,就开始了资源的跨国界转移,最终使得能产生收益的资本多国分布。这种转移对于促进资源与生产要素流动、促进投资流入国、流出国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要指出一方面资源转移是跨国界的,另一方面,最终产品形成之前的资源的转移配置一般会保持在公司系统内部进行。(2)国际直接投资是企业跨国界的扩展从地域上看,国际直接投资是公司的经营活动由母国向东道国的扩张。因为它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组合的转移,所以在整体上体现了企业跨国界的扩展。国际直接投资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国界的生产和销售。于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企业的生产活动、市场销售活动和前期准备工作等,甚至包括研究与开发中心都会向国外转移。(3)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各自的目标不同。国际直接投资以取得东道国企业经营控制权并参与其生产和管理为目标;国际间接投资以取得利息股息等收入为目标、不谋求对企业的控制权。直接投资是生产要素组合的跨国移动,而间接投资是单一金融资本的移动,可见直接投资比间接投资复杂得多。但是国际上对于判断一项股票投资属于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并为理论研究、统计工作方便而制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为美国企业提供商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一般以股权投资为主,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普遍采用合资方式。基本在5%-50%之间。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在某个国家一项购买外国企业股票的投资被划分为直接投资;但是根据另外一个国家的标准,这项投资会被划分为间接投资,即便所购买的股票份额是相同的。由此可见,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难以进行绝对区分。(4)发达国家的相互投资现象普遍相互直接投资,也称交叉直接投资(CrossForeignDirectInvestment),是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相互直接投资现象普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地区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实践中相互直接投资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相互投资,如美国作为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体现为美国的投资流出,同时外国向美国直接投资,美国作为投资接受国,体现为美国的投资流入;第二种是行业内的相互投资,例如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Volkswagen)在美国投资,而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Corporation)在德国投资。发达国家的这种相互投资迅猛增长,约占国际直接投资的80%左右。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组成的三强联合,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各占世界投资的75%和55%。(5)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迅速提高,在世界国际直接投资流出存量中所占份额,从1980年的2.9%增长到1990年的4.4%,又增加到1997年的10%。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出量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