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科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非常感谢公司给我们搭建的这次竞聘上岗、交流学习的平台。我相信,公司对干部用人制度的改革,既是精兵简政、提高效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扭亏为盈、创业发展的开篇破题。竞聘中层,干好本职,我觉得前提应该具备全局化的思维,关心关注公司目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对于公司的情况,可以用“外忧内困”来概括。一方面,外部市场形势严峻,铁粉、硫酸等产品价格低迷下行,营销风险持续增加,盈利空间不断压缩。另一方面,内生动力不足,如一些体制机制不活、管理水平滑坡、分配考核不畅,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够等等问题,都与我们扭亏为盈的大局不相匹配。对于市场价格我们不能左右,但是我们能左右企业内部的练内功、抓管理、降成本。我们扭亏为盈的底气和信心,根本应该取决于企业内部的自我革新,取决于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围绕企业管理这篇大文章,我想向各位领导汇报两方面的想法和打算,请批评指正。第一,找准企业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对于企业管理部门,我认为核心应该把握好两大关系链条。一要解决管什么的问题,二要解决如何管的问题。解决管什么的问题,主要任务有三条:一是全面理顺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制定经济责任制,对现有的工资、绩效大盘子进行重新再界定、再分配。抓好这一条,就牵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二是围绕降本增效,强化监督和考核,堵塞风险点,推进管理升级达标。这是带动企业上下练内功、1强身健体的必然举措。三是发挥职工的正能量和创造性,千方百计动员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建设。这是盘活公司生产局面,抓好管理的根本落脚点。第二,解决如何管的问题,发挥好三大法宝的作用。企业管理部门承担的三大任务,从另一层面讲,我认为是在公司扭亏为盈总任务的导向下,按照经营层的决策,去思考如何制定政策制度,如何抓好执行落实,以及如何提高职工的积极性。第1页共15页完成这一使命,我将使用好三大法宝。首先,要握紧一把尺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公平、科学、合理的责任制考核,就谈不上理顺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树立一把刻度分明的尺子,让每名员工、每个岗位都有一个清晰明确、可量化、可考核的责任制。我们原先采用全绩效考核评分的方式,带来的问题,一方面“一刀切”的模式,不分工种、不分岗位、不分绩效,很容易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职工有怨言,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生产的质量、效率和效能无法得到保障。下一步,我们应该打破这种分配考核的大锅饭,制定因岗而异、因工种而异的责任制。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工资组成结构。重新优化工资结构,合理界定不同岗位、工种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考核比重。原则上在一定基数工资的基础上,加大绩效考核的力度。要突出职工的降本增效、小改小革、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事项奖励。我们应该倡导树立一种新的理念,就是责任制考核不是想着办法扣职工的工资,而是奖优罚劣,帮着职工如何挣到工资,如何增加收入。真正把职工的创造性发动起来,这种经济效益是无穷的。二是转变分配重心。提高重点岗位、重点工种、重点有2功人员的工资额度,使我们的工资分配真正向一线倾斜,向基层车间倾斜。三是转变机关科室的工资收入模式。加大管理人员收入和生产一线的关联力度,树立全公司上下一盘棋的思维,真正形成一线职工生产好、机关人员收入才能好的局面。通过倒逼机制,让机关科室主动帮助一线、服务一线,形成扭亏增盈的发展合力。四是转变探索宽带薪酬制度。我们应该搭建平台,实行工资分配两条腿走路,既有行政管理的晋升通道,也有专业技术的提升通道。要让懂技术、会管理、踏实肯干、学习进取的人都能得到奖励和提高,在全公司培养一批专家团队、技术能手和金牌员工。其次,要用好一面镜子。企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就是监督考核,确保公司“硬”制度不能遭遇“软”执行。用好一面镜子,就是用好审计监督的镜子,用显微镜发现问题,用放大镜解决问题。下步审计监督要更接地气,应该围绕四方面来第2页共15页转。一是审计围绕成本效益转。把审计重心落地在物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