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如何留住新进入酒店的本科毕业生一、选题简介、意义与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和饭店业的飞速发展,大量星级酒店出现了人才紧缺,一些基础性、实用性岗位的服务人员亟待填补,同时也带动了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和发展。而如何抓住实习这样重要的教育环节,使每一名学生能够圆满地完成实习实训,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就业,对用人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学校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而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随着实习前的憧憬、揣测,到实习伊始的种种不适应,实习中期的自满、懒散,到实习尾声的迷茫等,在每个时期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作为实习组织者和管理者的教师,都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实习生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实习各个环节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使学生能够圆满完成酒店实习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因此,对新时期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进行专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研究背景1.1我国酒店管理人才需求旺盛,酒店管理行业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而酒店管理人才在国内以及全球一直都很紧缺[l]。随着国内酒店业迅猛发展,尤其是星际酒店的发展和国际品牌酒店的入驻,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需求逐渐增加。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统计,2011年1-8月份,饭店员工的平均流失率累计达36.89%,致使管理人才成为酒店业发展的瓶颈。另据2010年《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酒店业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约占从业平均人数的20%,其余皆为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素养匾乏、服务酒店一线的高中或初中人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酒店业内部人才储备相对匾乏,酒店不得不转而招聘酒店外管理人才。这就直接导致了酒店行业内管理人才缺口不断扩大,以此类推,可知我国酒店管理人才需求旺盛。1.2本科酒店管理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应用性本科教育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酒店管理专业就是这一教育环境的产物。从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办学伊始,旅游管理学校以及酒店管理专业在三十多年间发展迅猛,国内原有的学术性本科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司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己达852所,进一步分析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多集中于高职高专,本科院校相对较少,并且由于本科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时间短暂、经验缺乏、师资短缺等原因,导致有的本科院校中的酒店管理专业沦为了附庸专业。在酒店业蓬勃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日益繁盛的今天,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却发展缓慢,更多的是对外国先进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望洋兴叹,以及对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模式不屑一顾,仍然以传统学术性教育理念贯穿整个酒店管理教育的始终。针对国内本科酒店管理教育的种种弊病,本文通过应用性本科教育己经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构建出适合中国教育环境的本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我国本科酒店管理教育有所助益。2.研究意义2.1理论意义从应用性本科的视角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不仅完善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而且把应用性本科教育理论具象化。同时,通过与原有的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借鉴,构建了国内鲜有学者探讨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内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提供参考,以期实现酒店管理知识系统的完善和校企供需的无缝对接。2.2实践意义在酒店的人才需求角度,本研究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国内酒店业飞速发展与酒店业高素质人才匾乏的矛盾,对促进我国酒店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本研究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参考资料和研究思路,对本科院校探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角度,本研究指明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结构、实践技能和道德素养,为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完善知识储备奠定基础,为减少其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和饭店业的飞速发展,大量星级酒店出现了人才紧缺,一些基础性、实用性岗位的服务人员亟待填补,同时也带动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