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个案谈如何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归属感(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从幼儿个案谈如何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归属感摘要:归属感指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心理学讨论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归属感是一切责任和爱的来源, 3-6 岁的孩子应该初步了解自己的社会归属问题,培育基本的社会归属感,对避开孩子出现自闭症或者社交恐惧症状有积极的意义。家长和幼儿园从小培育和渗透幼儿的归属感,对幼儿身心和谐进展尤为重要。关键词:身心健康 集体 归属感一、幼儿个案每逢星期一,老师和小朋友都穿园服,参加幼儿园进行的升旗仪式。但是每个星期一,涛涛都不记得穿园服,常常迟到,看到大家都穿了园服,他没穿,也不在意。而从星期二到星期五,他就想什么时候穿就什么时候穿。幼儿园组织小朋友轮流担任“礼仪小天使”,早上在幼儿园门口向家长和小朋友问好,锻炼小朋友与人友好交往的能力,增强小朋友的小主人翁的意识和归属感。轮到涛涛担任“礼仪小天使”的日子,涛涛不是迟到,就是忘了穿上礼仪园服,做“礼仪小天使”的时候,心不在焉,不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充满自豪感。二、个案原因简析:1.涛涛年龄尚小,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规则还未能完全清楚地记住。2.3-6 岁年龄段的小朋友,规则意识尚需要培育,知道规则不等于理解规则,理解了也不一定就能遵守。3.幼儿很需要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帮助下,学会按集体的要求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与集体的步伐同步,愉快地融入集体生活中,对幼儿园集体产生初步的归属感。 三、《指南》导向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中,对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的学习与进展目标如下:3~4 岁4~5 岁5~6 岁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3.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4.认识国旗,知道国歌。1.喜爱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4.奏国歌、升国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