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访进万家”大会发言VIP免费

“家访进万家”大会发言_第1页
1/4
“家访进万家”大会发言_第2页
2/4
“家访进万家”大会发言_第3页
3/4
“家访进万家”大会发言稿家访进万户情谊传万家---------汪静文家访心得体会“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深入开展如一缕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寄予的厚望。特别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欣慰的感觉:原来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师的心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还是注视和关心着自己。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家长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寻求对策、共谋发展,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在谈一谈在这次活动中我的一些感想:1.明确一种责任-----教育是爱与责任同行的事业教育,承载着每一个孩子的梦想、编织着每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一个学生在班上、在学校不过是几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重的期望。在对问题学生、留守学生、贫困学生、优秀学生的家访过程中,许多家长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激。普遍认为这是学校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真心的为孩子们好,是诚心的干工作,是一个好教师形象的体现,是能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希望老师能多到家中走走。一些家长书读得不多,文化不是很高,思想、思维受限,制约着他们有着更大的发展,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多读书,上大学,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自己的综合素质,将来无论是继承家业还是服务于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多乡下搬到城里的家长,搬进城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让孩子有个更美好的前程;还有的家长起早贪黑,日日夜夜为孩子操劳,为生活奔波,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寄托到学校、寄托到老师身上……任何一位家长,无论多忙、多累,都愿意聆听老师讲述子女校园生活、成长的状况,关注第1页共4页孩子的成长。在家访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敬、信任、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通过本次家访活动我深深的感到,不管是哪一个学生的家长对教育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上都存在错误或不足。只知道要孩子们学好,如何学好不知道。只知道某某好,他是如何学好的不知道……这些家庭教育的缺憾更加意识到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增添了教师的使命感。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但我们能肩负起我们的爱和责任对待这些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教育他们成人成才,才不愧于家长的信任。所以说,教师的家访,表面上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成长、学习的琐事,实质上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教师教育责任的延续。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这是所有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2.树立一种理念-----家访是教育的一个“法宝”。教育是一种服务,所以家访工作就是一种上门服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工作。家访应是老师的必修课,是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更是个促进。(1)家访中我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我们平等的、面对面的、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期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了解了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另一面,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增加了教育的力度,(2)真诚沟通推开两扇门。家访中,虽然老师和家长的身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沟通方式不同,但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的愿望是一致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师盼望学生能自强不息,成人成材,自食其力。当老师和家长为了同一个目标开始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最能拉近距离,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家访其实是一种寻求,家访绝不是某种行为的最终目的,仅仅表现为一种过第2页共4页程和手段,而需要寻求的是怎样和家长取得共识。到了家中,家长以主人的身份平等地、热情地接待教师,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家访进万家”大会发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