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发展工作方案推行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期间是我国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期间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是XX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重要工作;是XX市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国内先进城市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切入点;是“*”乃至其后更长时期内,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电子政务工作的要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国信*号)的文件精神和《XX省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结合XX市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编制《XX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XX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作为《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子规划,旨在通过五年的努力建设,构建起一个满足XX市直各机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需要的、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为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服务,为把XX市建设成为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服务,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服务。一、发展基础“*”期间,XX市电子政务发展较快,形成了“一个平台(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两个政务信息网站(市政府门第1页共14页户网站和市政府政务信息资源网站)、三级网络联通(省、市、区县)、多个业务应用系统支撑”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全市74个政府部门接入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在推进政务公开、实现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国政府门户网站测评名列前茅。XX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资源网功能不断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与共享初见成效。XX市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XX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工程、电子缴税入库系统建设、XX市区两级平台网上行政审批互联系统等多个跨领域、跨系统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市直各机关电子化办公水平显著提高,市政府非密公文和信息无纸化传输系统、市发改委、市农委、市工商、税务、物价、审计、政府采购、劳动保障、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房产管理、教育、文化、卫生、人民防空、档案管理、公安、消防等多个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期间*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效,为“*”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XX市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公共服务效率较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建设和应用发展不平衡、安全保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建设运行和管理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需要在“*”期间切实加以解决。二、指导思想“*”期间,我市推进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作用,更加注重对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促进发展与保障信息安全相结合,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三、发展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国家和省的总体部署,制定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分工协作,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第2页共14页在全市统筹规划下,明确各部门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