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推进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根据XX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严格落实项目部主体责任,针对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缺乏系统性、周期性、持续性的问题,对隐患日常排查的周期、内容和排查的层级管理等予以具体化、制度化,建立隐患班组日排查、部门周排查、经理月排查三级排查治理制度(以下简称“日周月”排查制度),整体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为项目部事故防控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任务(一)编制清单。1.班组日排查清单。班组排查主要由班组长或班组委托专人实施。主要包括常态排查和临时性工作排查两个部分。排查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他工作。班组排查要根据实际分别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常态排查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员工操作规范,即操作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和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等;(2)设备、设施运行及工具完好情况;(3)材料、半成品、成品状态;(4)工作环境安全状况;(5)管理落实情况,包括班前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员工按清单开展隐患自查等情况;(6)其他应排查的内容。临时性工作排查,指对不属于班组常态工作,但与班组作业相关的其他作业活动(含特种作业)隐患的排查。2.部门周排查清单。部门周排查由部门负责人或委托专职安全员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1页共22页(1)班组日排查制度执行情况;(2)班组作业中重点设备状态,重点工艺、重点作业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3)班组其他管理,含班前会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资质、劳动防护用品配发使用等情况。3.经理月排查清单。经理月排查由项目部领导班子各成员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班组日排查、部门周排查制度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3)部门班组作业中重点设备状态,重点工艺、重点作业规程、方案、措施执行情况。(二)分级实施。“日、周、月”的时间周期,即各个班组的排查每天至少一次,部门的排查每周至少一次,经理的排查每月至少一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企业设备、工艺按照“小时制”做出排查规定的,要从其规定开展排查。我项目部根据实际,按照班组、部门、经理三个基本层级模式划分出不同层级的排查单元,明确层级关系,并按照不低于“日、周、月”的时间周期“底线”要求确定各个层级的排查周期。(三)隐患整治。项目部把隐患整治作为“日周月”排查制度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并建立相应机制确保落实。要对照问题清单,建立按照“日清周进、周清月进、月清季进”的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到位。班组、部门、经理现场发现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发现的一般隐患应按照本单位制度落实责任及时予以消除;发现的重大隐患要按照整改责任人、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定”落实的要求闭环整治;发现的管理方面问题,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或者研究问题解决的措施、办法并及时改进。对隐患的整治,必须有闭合型的记录和台账。隐患整治清单可以与排查清单同表建立。对重大隐患的整治,还需要有专门的包含“五定”在内的整治方案。对排查出的隐患及其整治第2页共22页情况要按照要求层层上报,其中,向当地政府或部门一般隐患报告数据,重大隐患报告明细。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和施工队伍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日常监管重要性的认识,把建立“日周月”排查制度作为事故防控“核心目标”的重要举措,重视推进工作机制的建立,认真编制工作方案,抓好试点和推行。根据实际,制定通用指导标准和重大隐患的具体判定标准。要通过宣传和培训指导,深入企业宣讲、指导、培训,切实增强企业建立“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