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教材摘要: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说,仅仅学习一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那只能使教师成为一个教书“匠”。教师必须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思维,有所创新,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便是如此,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学会使用教材、活用教材。教师应正确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成为教材的主人。关键词:教师的定义分析教材正确地把握删减、补充、替换及调整教师与教材之间应是怎样的关系?看到了这样一道问卷题。每个老师都会不假思索选择的说首先是能结合教学实际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其次是按照课标(教纲)规定内容授课。因为这是我们教学理念中所共同认可的教书育人的最佳答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因为教学进度,考试成绩等因素而不得不成为教材的奴隶,备课、施教都以教材内容为中心,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我们常常教导我们的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其实我们更应该对自己说:不要死教书、教死书。所以,教师必须学会对英语教材进行分析与设计,学会用教材,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一、教师应把握好教材定义一提起教材,人们往往想到学校发给学生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教材确实就是那几本形孤影单的教科书。然而,现在的教材已经今非昔比。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六条: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也要求我们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我们日常所讲的教材往往指的就是教科书。现在我们大部分学校所用的PEP教材,统一的教科书只是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工作不仅需要丰富课程资源,更要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课程资源。英语教师弄清教材的含义后,便不应被教科书束缚了手脚,应从学生、学校、社会的需求出发,在现有教科书的基础上,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辅导。二、教师选择教材应根据学生分析新课标指出,“课程标准是老师进行教学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是完成课程标准的途径或媒介。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新课程标准从宏观上规定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并对教学提出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什么,怎么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选用的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进行需求分析。从学习者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学校或教育行政部分的需求出发来选择教材。现在我校根据需求分析,在低年级选择使用校本研究教材《江花少儿英语》,在三至六年级根据学生认知差异选择了《牛津少儿英语》《PEP学生教科书》。但值得指出的是,学习者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和管理者的需求并不总是完全吻合的。比如有的孩子们总是希望唱唱跳跳,没有压力地学习,不用背单词,不用写;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大量的读写训练,增加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帮助更大。而学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某种水平测试,或者在英语活动中收获显著的成果,而测试和活动是不轻松的,与学生的快乐英语必然存在差距。所以说,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因此,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三、教师更好使用教材的方法我们在英文文献里经常看到materialsadaptation一词。它有“教材的改编”“教材的改写”之意。语言教学中的materialsadaptation是指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扩展、调整教学顺序、调整教学方法。从这段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的单元进行整体取舍;对教材某一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删减;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作宏观的调整或者对教材进行整体补充。首先是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