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制度:管好人更要用好人鲁唯死板的人事考核制度可以规范平庸者的行为,并激发其工作热情,却会伤害部分高智商者的进取精神一些在人事考核中较差的员工,到了其他企业后却工作得有声有色,成了优秀的员工。是员工与企业的价值取向不同。还是员工吸取了工作教训改变了工作态度。在企业的人事管理中,领导者往往有这样的困惑。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管好人,大凡企业都建有一整套管理制度,但是在管好人的同时,是否就等于用好人呢。各种管理模式的实施,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场所整洁、车间整齐、不良品减少、效率提高等企业景观和效益,但在重重管理之下,人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小了。为了表示对员工评估的公正和公平,企业往往制订了详细的考核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考核不能正确地衡量一个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它只是一个员工遵守纪律程度和本职工作业绩的量化表现。于是,一些十分听话而智力很平常的员工,每个月都能拿到考核高分,而那些富有灵气、有相当潜力可挖的员工,由于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其个性技能无法得以体现,他们的考核分值反而比平庸者低。如果坚持这样的考核制,就会使富有潜力的员工产生极大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死板的人事考核制度可以规范平庸者的行为,并激发其工作热情,却会伤害部分高智商者的进取精神。当一家企业的人事考核制度成为平庸者的激励机制和潜在人才的枷锁时,一部分有潜力的员工就可能流失,这部分员工的流失,就等于流失企业的明天。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能激发平庸者,又能挖掘人才呢。这就需要在考核制度之外建立起个性特长评估制度,这种评估制度不像人事考核制度那样刻板,它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诸如民主评议、问卷调查、个人问讯等方法,当然这项工作所面对的不是所有员工,而是经调查后圈定的部分对象,并且这些对象要不断进行更新。个性特长评估制度作为人事考核制度的补充,要成为人力资源部门或人事管理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个性特长评估的内容应当包括组织能力、宣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自我克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奉献精神、专业工种以外的各项技能等,这些第1页共2页能力在量化的人事考核制度中是很难体现的,而这种能力可能正是企业管理和营销中所缺少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就是要发现、挖掘、培养自己身边的人才。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