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履行执政中的责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依靠全党共同努力。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更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保持先进性,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认真履行各项责任。一、必须履行好政治责任,做到为党尽心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挑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经受住执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考验。把好政治方向。在领导工作中,政治是方向。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就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就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敏锐的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就容易在前进中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反面。因此,党员领导干部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端正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履行好政治责任,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摒弃封建主义的“官本位”思想,始终不渝地把执政为民作为指引言行的价值取向,把“权力”作为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工具,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地得到维护和加强。自觉维护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无论担负哪个地方和哪个部门的领导工作,都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分析、观察、处理问题,自觉地把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放到全第1页共5页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中去考虑,时时处处事事坚持党和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决不能从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决断事项,更不能把分管的部门或单位变成自己的“领地”或“独立王国”。二、必须履行好社会责任,做到为国尽力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领导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积极履行好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发展慢就会永远落在别人后面。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要通过发展,运用科技进步的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依法行政,文明发展。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依法行政是我们党当前的一项重任。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制观念,时刻做到心中有法,言谈合法,行必守法,坚决反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行为。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法制途径和法治形式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坚持做到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有法律依据。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保障人们在政治、法律、机会上的公平,从法律、制度和政策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要研究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化解办法,及时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加强信访和督查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第2页共5页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