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2009年物流师第三章配送管理复习资料掌握内容:1、DRP的原理与运用;2、配送绩效评估;3、配送中心的定位分析;4、运营成本管理;5、运营绩效评估。理解内容:1、配送策略;2、配送中心的功能。一般了解内容:1、配送需求概述;2、配送服务流程优化;3、仓配送中心服务范围的确定。一、配送需求概述(一般了解)1、定义配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客户由于经营的需要产生的对货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需求,涉及订单处理、库存、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的鞥配送活动的各环节。2、配送需求结构(1)功能性需求,属于配送作业层次;(2)配送规划与管制,属于管理层次;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3)策略性需求,包括战略目标等。二、DRP的原理与运用(掌握)1、原理(1)DRP可以运用于两类企业中: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2)DRP原理主要包括3个输入文件和2个输出文件。A、输入文件:a、社会需求文件:包括订货单和提货单、供货合同、市场预测等;b、库存文件:自有库存进行统计;C、生产厂家资源文件:物资品种和厂家的地理位置。B、输出文件:a、送货计划:考虑作用时间、路程等因素;b、订货、进货计划:对于需求物资,如果仓库内无货或库存不足,则需订货。2、运用例题:(教材P53)要点:当(现有库存-提前期需求量-安全库存<0)时,必须订货。三、配送策略(理解)1、定义配送策略是在分析配送需求的基础上,为了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不致增加太多成本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策略有转运策略、延迟策略和集运策略。2、转运策略转运策略是指为了满足应急需要,在同一层次的物流中心之间进行货物调度的运输。3、延迟策略产品的最后制造和配送延迟到客户的订单后在进行。前者称为生产延迟,后者称为物流延迟。4、集运策略集运,是指增大运输规模,采取相应措施使一次装运数量达到足够大的运输策略。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四、配送服务流程优化(一般了解)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配送服务流程优化:一是规模能力,包括储存能力、吞吐能力、运输周转能力、流通加工能力;二是服务水准能力,包括配送物品的可得性、作业绩效、可靠性等。1、基本服务能力的要求(1)可得性从用户对物品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的角度提出来的服务水平,即满足率。通常用缺货频率和缺货率两个指标来衡量。(2)作业表现指配送活动对所期望的时间和可接受的变化所承担的义务,它表现为作业完成的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与恢复的状况等。2、增值服务的内容一般归纳为四类: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制作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3、增值服务的功能(1)增加便利性:简化手续、简化操作。(2)加快反应速度:优化配送系统结构和重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适合客户的流通渠道,以此来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系统的反应能力。(3)降低物流成本:通过配送增值服务,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物流解决方案。(4)业务延伸:向配送或物流以外的功能延伸。如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咨询等五、配送绩效评估(掌握)1、人员利用率评估配送人员的工作分摊(距离、重量、车次)及其作业贡献度(配送度),以衡量配送人员的能力负荷与作业绩效,确定是否增添或减少司机人手,在保证安全驾驶和成本控制之间取得平衡。(1)人均配送量:人均配送量=配送量/配送人员数第4页共13页第3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3页(2)人均配送体积重量人均配送体积重量=配送总体积重量/配送人员数(3)人均配送距离人均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配送人员数(4)人均配送吨公里人均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公里/配送人员数(5)人均驾驶时间人均驾驶时间=总配送驾驶时间/配送人员数2、车辆利用率评估和设置最佳的配送车辆产能负荷,以避免折旧、损耗速度过快、以及可能发生的额外成本(过高的维修费、耗油费),并用于判断是否应增减送车数量。(1)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