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1页爱德甘肃农村卫生健康社区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爱德甘肃农村卫生健康社区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申请单位甘肃省卫生厅实施地点凉州区黄羊镇上庄村、杨房村、峡沟村张义镇石咀村、沙金台村、中路村、石头坝村崆峒区麻武乡城子村、月明村、石家沟村、杨家山村白水乡杨涧村、段堡村、杏林村承办单位凉州区卫生局、崆峒区卫生局预算总额653.31万元爱德基金会资助530.59万元,地方配套122.72万元二、项目区基本情况1、项目区总体概况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人口2610万,属中国最贫困地区。近第2页共51页第1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1页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虽说发展迅速,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和卫生综合指标仍列全国倒数第二。此次所申请的项目实施区,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凉州区和地处陇东山区的平凉市的崆峒区。项目辖区为4个乡镇内的14个行政村,有人口18265人,4276个家庭,7841名妇女,2420名在校学生。崆峒区和凉州区同属农业经济区,2008年的人均经济收入,崆峒区和凉州区各为2672元和1045元,整个项目区有占30%人口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两区经济形态为农业经济。崆峒区为山区农业经济,干旱缺水为主要灾害。凉州区属甘肃省第一大人口大区,有101.4万人。崆峒区也是人口大区,有51万人。两区都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经济支持和卫生资源人均最少,卫生基础较差的问题,亟待解决的困难很多。2、项目区具体概况2.1崆峒区概况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的第一座关隘重镇,属新兴的旅游区。崆峒全区辖13个乡、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有252个村、14个社区。全区总面积1936.1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人口密度251.7人/平方公里。有回、满、藏、布第3页共51页第2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1页依等18个少数民族。区域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540米。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4.5℃,最低气温-16.7℃,年平均气温9.4℃,年降雨量644.2毫米,日照2288.4小时,无霜期178天。崆峒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地下矿藏有煤、铁、铜、磷、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白云岩、陶土、粘土、耐火粘土、石膏等16种12大矿点。农副土特产品主要有百合、山药、杏干、黄花菜、蕨菜、洋芋等,畜产品质优量大,尤以牛肉、羊肉、皮毛出名。崆峒区属两面环山中间窄川的地貌,川内自然环境较好,两面山上属干旱少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高于2000毫米。经济落后造成经济基础和地方财政收入落后,也造成农村卫生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和了卫生设施投入严重欠账问题。近年来,虽然在经济上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人们的健康、卫生意识的增强不协调,农民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较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普遍较多。崆峒区属传染病和地方病危害重灾区,由于饮食、卫生习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方病发病也较为集中。崆峒区也是全国妇女病高发区,发病率大大高于是全国平均水平,乙肝发病属全省首位,发病率占到总人口的13%。由于环境恶劣,全区有70%的人口处于碘缺乏病的生活环境中,碘缺乏病居高不下。山区居民甲状腺肿大率占10%。崆峒区的南部山区为冷凉地区,风湿性疾病高发,40岁以上人群患病达50%以上。由于人均收入较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仅靠镇痛、拔罐等方法,治疗效果较差,中医针灸第4页共51页第3页共5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51页及电热治疗设备欠缺,现有医疗机构服务功能欠完善,医疗设备投入不足,健康教育设施欠缺。贫困特征:人均占有经济资源少、干旱、高寒、经济基础差、卫生观念、卫生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