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对照检查汇报材料一、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新任务新要求下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干部廉政教育还不够。一是认为廉政教育是虚东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廉洁干部不用教育,是腐败分子教育不起作用,搞教育意义不大;二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廉政教育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一锅煮一刀切是教育针对性不强的突出表现;三是教育的感染力不强。教育缺乏时代特色。教育活动停留在读文件、听报告、做笔记、写心得的传统层面上,与多元化的信息社会脱节,警示教育存在缺陷。2、干部监督制度还不够。一是监督制度中的评价要素欠缺。现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办法规定往往过于原则和空泛,在实际操作中评价标准十分模糊,缺乏明确的制度性做为判定依据。二是制约机制单向运行。在实际工作中,领导是否满意的自上而下的监督、验收比较规范有序,而群众是否满意的自下而上的监督空泛乏力,反馈渠道不畅。3、村级三资管理还不规范。一是三资登记的台帐管理不完善、不全面;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三是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四是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不规范。4、村级三务公开还不规范。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对三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干部认为三务公开只是一种形式,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公开时间不够及时,公开程序不够规范,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公开形式相对单一,三务开公的形式本应较多,村级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理财小组等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使有也多流于形式,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些乡镇干部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债务多,无资产可管,有的认为现在财务制度全、群众监督紧,村干部无机可乘;二是认为村民自治,不宜多管;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由于这种认第1页共6页识上的偏差,导致乡镇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不重视,对群众反映财务方面的问题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管理混乱的蔓延,给某些不廉洁干部开了方便之门。2、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力量薄弱,投入严重不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乡镇农经站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有些乡镇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乡镇经管站人员经常被抽空,常年围绕乡镇中心工作奔忙,顾不上本身的工作业务,往往是顾此失彼。3、三务公开的随意性,主要源于党务、村务、财务工作制度的不完善,管理的不规范,缺乏党员群众的有效监督所致。虽然各村都有一套规章制度,但有些制度还比较粗糙,条款过于简单,内容不够具体,导致个别村干部钻了制度的空档党员群众对此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造成三务公开工作出现真空和漏洞。4、制度建设有待加强。虽然各级制定了预防、惩处、监督的相关制度,但一些制度对于基层一级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另外对于不是党员的村干部在行政监察方面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对非党员村干部的违纪问题党纪管不着、政纪约束不到,其违纪行为游离于党政纪处分之外。同时,制度的执行力也有待加强。如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经过几年的运行,建立了相关配套制度,但有的村委会却认为进站交易需支付代理费、评标费、监理费等费用,既增加了成本又程序繁琐,总是寻找理由延用以前的习惯做法来规避竞标交易。5、监督体制亟须完善。由于乡镇对下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缺少定期和比较规范的检查考核,普遍存在责任追究力度不大、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而党风廉政建设涉及的领域广、部门多,县级对基层的情况大都不能及时掌握,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多数是在群众举报后才得以发现,往往是不出问题无人问,出了问题踏破门。由于乡镇能管但不管或不敢管,县里又不熟悉情况,导致监督缺位,监督体制还须进一步完善。三、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和长期性工作。农村第2页共6页党风廉政建设,应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实际,坚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注重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全面落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