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伐他汀国内市场分析及预测第一节国内阿伐他汀市场概况2005年底,美国FDA批准了辉瑞公司的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calcium,立普妥,Lipitor)用于在无证据证明患有心脏疾病但有其他风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降低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同时,该品还获准在无证据证明患有心脏疾病但有除糖尿病之外其他多种风险因素的患者中,用作降低中风的风险。通常,心脏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年龄在55岁以上、吸烟、糖尿病和肥胖等。辉瑞的Lipitor(立普妥,阿伐他汀)的横空出世,一度成为一种石破天惊的降低胆固醇药物,它的上市不但使辉瑞声名显赫,而且也让它赚到盆满钵满。Lipitor不仅是2002年全球销售额最大的处方药,而且成为全球首个销售额破百亿美元的药品。目前,仅美国就有180余万人患有糖尿病,这种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子。医学专家估计,大约1/4到1/3的糖尿病人伴有心血管疾病症状,并且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人。世界流行病趋势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疾病而跃居第一位。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转变,这一类富贵型疾病在我国大中城市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积极有效地调节血脂已成为当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死亡率的最重要的手段。一、阿伐他汀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调血脂药物已经成为现代药物研究的重点,自1999年以来,世界降脂药物已连续几年保持着16%的增长率,这在全球医药市场上是为数不多的现象。“IMS药品零售监测数据系统”显示,2000年,全球降血脂药总销售额为185亿美元,2004年全球七大市场调血脂药销售总额已增长到262.4亿美元。在中国,随着高脂肪饮食习惯的逐渐形成,高血脂人群逐年扩大,人们对于调脂药越来越关注,可以说,调脂药也必将成为中国医药工业中的重要品种。2004年由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患病人数为1.6亿人。与此同时,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全国血脂异常患者数也上升到1.6亿人。就血脂异常患者而言,按10%患者长期接受调脂治疗、年用药金额1250元测算,其理论市场容量高达200亿元,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其增长势头。按化学结构特点及调脂作用机制分类,调血脂药物分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苯氧芳酸(贝特类)、烟酸酯、多烯脂肪酸、植物提取和胆酸整合剂等六大类,这些药物分别具有不同的调血脂机制,从而推动了调血脂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2005年1~9月,国内典型城市样本医院他汀类的购药金额已占调血脂全国市场的76.46%,天然动植物类及其提取物占12.54%,苯氧芳酸类占据11.91%的市场份额。从数据中可见,他汀类表现最为突出,应用也愈加广泛。特别是阿托伐他汀在国内上市后,其以优异的调脂作用和更高的安全性而在他汀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二、阿伐他汀国内市场份额增长可观阿托伐他汀是全球调血脂药物中增幅最快、销售额最高的药物。目前,阿托伐他汀仍是专利保护期内的产品,国内医院的处方药市场由国产药、进口药构成,分别是原研发企业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的立普妥、国内首仿企业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阿乐”。2005年,立普妥占据了全球调血脂市场的大半河山,市场份额为121.87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2%。1999年,原北京红惠药业(现更名为北京嘉林药业)开发的新产品“阿乐”首先在国内上市,随后,美国辉瑞立普妥在我国获得行政保护,由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在中国销售。立普妥经过3年的市场导入期后,现在的总体销售已进入成长期。目前,阿托伐他汀在国内典型城市样本医院购入的21个调血脂药品份额中居于第三位,预计今后将会在心血管药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阿托伐他汀目前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这与产品学术推广力度薄弱、医生对患者的有关调血脂教育欠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