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思想品德方面•专业学习方面•科研方面•外语和计算机•身心健康方面•态度与情感方面二、培养规格Ö÷¸É¿Î³Ì£¨846ѧʱ£¬45ѧ·Ö£©Ò»°ã±ØÐ޿γ̣¨280ѧʱ£¬15ѧ·Ö£©必修课程群(1126学时,60学分)·Ö·½ÏòÑ¡Ð޿γÌ(530ѧʱ£¬50ѧ·Ö£©ÈÎÒâÑ¡Ð޿γ̣¨350ѧʱ£¬19ѧ·Ö£©选修课程群(880学时,50学分)רҵ¿Î³Ì三、专业课程及课时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比例图1必修课群与选修课群学时比例选修课群32%必修课群68%各类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比例图2各类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比例公共课26%专业课41%限选课20%任选课13%732767.532.5020406080%课程类型1997年新方案图31997年课程方案与新课程方案的课程比例19971997年课程方案与新课程方案的课程比例年课程方案与新课程方案的课程比例主干课程主干课程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11、主干课程课程领域设置、主干课程课程领域设置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课程。田径类包括田径、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等课程。球类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等课程。体操类包括基本体操、健美操、舞蹈等课程。武术类包括武术、跆拳道等课程。理论学科技术学科2、一般必修课程设置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学,顶点课程。球类、艺术体操,地方性运动项目㈡、选修课程设置2、任意选修课选修课程1、分方向选修课程体育锻炼手段与方向体育教学训练方向社会体育方向体育保健康复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理论学科技术学科体育锻炼手段与方向体育教学训练方向社会体育方向体育保健康复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方向主项提高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副项提高课:田径、篮球、软式排球、足球、体操、健美操、武术、地方性运动项目、艺术体操、舞蹈、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体育学习原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绘图、学校体育发展史、运动竞赛学、体育游戏、遗传学基础、运动训练学、竞技教育学、体育场地与设施、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比较体育。社会体育概论、休闲体育、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运动环境与健康、社区体育指导、体育人类学、体育媒体论、体育管理学、体育市场与营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职工体育组织与管理、体育经济学、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体育广告、体育新闻。学校卫生学、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运动免疫学、运动创伤学、体育康复学、康复心理学、残疾人体育、保健推拿、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心理健康与咨询、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训练、民族传统养生方法、地域民间体育。体育人才学、体育摄影学、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现代商业体育、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选材学、学校卫生学、体育文献检索与选读、专业外语、体育国际公共关系、学校体育器材制作与维修、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应用写作、运动禁药、团体操创编理论、体育舞蹈与音乐、奥林匹克运动、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量与应用、体育学术讲座与专题讨论。体育人才学、体育摄影学、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现代商业体育、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选材学、学校卫生学、体育文献检索与选读、专业外语、体育国际公共关系、学校体育器材制作与维修、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应用写作、运动禁药、团体操创编理论、体育舞蹈与音乐、奥林匹克运动、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量与应用、体育学术讲座与专题讨论。健美运动、地掷球、气排球、沙滩排球、橄榄球、保龄球、棒(垒)球、门球、毽球、手球、桌球、台球、医疗体操、太极拳、防身术、保健气功、拳击、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