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怎样开展教研活动大烟墩明德小学严明电话18056057757A类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有不少难处。从“软件”方面看,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有专长,教学有特色的教师不多。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上缺乏创新意识,满足于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老方法。从“硬件”上看,实验器材、图书电教设备的缺乏也制约了农村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面对农村小学这样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们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推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推动了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逐步转变。一.发挥乡镇中心教研组的作用。把开展校际教研活动与教研专题研究结合起来。农村小学尤其是单轨制村小学教师人数少,一个教师往往要兼教几门学科,甚至要教几个年级的几个学科。因此一所学校就一个年级一门学科开展教研活动有一定困难,以乡镇中心教研组牵头组织本乡镇所属各小学开展教研活动会产生活动的规模效应。学年初,由乡镇中心教研组制定好本乡镇各小学学年教研工作计划,使教研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过校际间的沟通让同年级同学科的任课教师一起研讨,可以发挥各教师、教研员对教研工作的辅导、辐射作用。而且校际的教研活动也可以给基层农村小学带来较多的教育科学信息,这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有很大作用的。二.听随堂课与上专题研讨课相结合。听随堂课便于学校领导、教研人员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应听一定数量的随堂课。听课者课后要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听课意见,互相交流教学感受。学校领导也可以向学生了解任课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校教学动态。针对某一专题专门进行研究的课程为研讨课。期初,乡镇中心教研组、学校教导处可对本学期各年级、学科的重点、难点课题进行排查了解,组织同轨教师集中研究确定研讨课题。对确定的研讨课题要进行集体备课,请对本学科有较深造诣的教师发表教学意见。参加研讨的教师每人要对同一课题写好自己的教案,在交流教案后,修改好自己的教学方案。当然,研讨课的教案中应贯彻有关教学原则,兼顾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在评选最佳教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教研课实施的时间、学校、班级及教者和参加听课人员。听课后,要组织教者及听课人员共同评课、研讨教后感受。可对该主题的教研情况进行回顾小结,整理成教学论文。三.要支持、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对撰写教学论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学校领导、教研人员要积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循序渐进学写、写好教学论文。开始时要让教师有意识地选定一个能以小见大的课题,在备课时有目的发现与课题有关的材料,上课时注意对有关材料进行反复论证,经过一个阶段后进行回顾与总结,写出论文初稿。初稿形成后,要请行家进行修改,再由学校领导择优向有关报刊推荐。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教师教学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提高,为教师参与进行研讨打下了基础。四.教师业务学习与讨论教师热点的问题相结合。每周固定业务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基础教育理论及各类教学、教研报刊上的优秀文章。也可以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内容、进行方法、教具制作、现阶段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交流。还可以对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如怎样推荐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等。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逐步端正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