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学院“礼教育人”主题活动计划2019年是学校“三力师专”主题建设深化年。为更好贯彻校党委有关“三力师专”主题实践活动精神,持续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目的,我院党总支搭建“礼教育人”创新教育平台,并确定2019年为我院“礼教育人”主题建设年,现特制定我院“礼教育人”平台建设活动方案。一、目的和意义通过礼仪教育,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养成得体的言谈举止习惯,培养责任意识和道德感,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使大学生知礼懂礼、尊重他人、自尊自信、遵守规则,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理解社会与他人,用自律能力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与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相协调的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二、主题思想继承传统,成为达己三、活动原则1.活动开展结合相关重大传统节假日,充分挖掘传统文明礼仪精华;2.与学校相关活动有效结合;3.大主题小切入,力求人人参与;4.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5.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相结合;6.以系列活动为单元,每个活动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有总结。四、形式及内容(一)礼仪学堂1.礼仪基本理论的系统教育礼仪的概念,生成,本质,作用等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礼仪的修养,即礼仪的学习和养成,为什么要进行礼仪的修养,第1页共6页进行礼仪修养的根据是什么,礼仪修养的途径是怎样的,方法有哪些,礼仪修养最终又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等。2.礼仪的传统教育主要包括:(1)关于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2)关于礼仪价值的正确思想,把明礼事礼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3)关于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4)关于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用他们作为我们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5)关于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以讲座,演讲等形式开展。(二)礼仪规范实践教育活动1.个人礼仪规范包括生命之礼、言谈、举止、服饰、打扮、起居、用餐等。(结合“525”活动,“320”活动、女生节等活动。9月份新生入学教育、6月毕业季毕业礼等)2.学校礼仪规范包括入校、离校、上课、下课、出入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教师办公室、宿舍、餐厅、校园,进行社团活动、文体娱乐和演出比赛以及对待同学和老师等。(9月新生入学教育,6月毕业生离校,教师节等)3.家庭、国家礼仪规范包括关系、称谓、往来、问候、庆祝、祭祀以及居住、饮食、通讯。(端午、重阳、国庆、元旦、春节等)4.社交礼仪规范包括寒暄、介绍、交谈、拜访、待人等。(9月新生入学教育)5.其他礼仪规范第2页共6页主要是在各种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相关专业领域礼仪规范等方面(三)礼推天下开展礼仪社会服务实践活动1.结合“六一”节,赴基层小学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依据《XX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开展“八礼四仪”宣传活动。2.社区礼仪宣传活动;3.参加交通秩序维护志愿活动,宣传交通礼仪;4.重阳节敬老志愿活动;5.国庆7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附:1.《XX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之“八礼四仪”:“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观赏之礼,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仪式之礼,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四仪主要内容:“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