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爱莲说》学案 北师大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爱莲说》学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1/3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爱莲说》学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2/3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爱莲说》学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3/3
《爱莲说》学案学习目标:①掌握文言知识要点,学会阅读浅近的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文言名篇。②领悟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③提升同学们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课前预习1.资料链接。(1)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先生,谥(shì)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议论、抒情,但一般以议论为主,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3)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阅读时要掌握好“物”与“志”的内在联系。(4)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的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2.注音:周敦颐甚蕃出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鲜有闻噫3.思考问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气、停顿、重读。(2)画出文中你认为值得品味的好句子。4.搜集写莲花的名句。5.背诵。饮酒(其五)赏牡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晋·陶渊明唐·刘禹锡宋·杨万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庭前芍药妖无格,毕竟西湖六月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池上芙蕖静少情。风光不与四时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惟有牡丹真国色,接天莲叶无穷碧,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花开时节动京城。映日荷花别样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课内探究(一)自主探索。1.结合课下注释,通译《爱莲说》。将疑难问题在课本上或下面横线上做简单的标记出。2.解决通译过程中标记出的疑难问题;文言知识补充点拨。(二)互助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陶渊明为何独爱菊?周敦颐为何独爱莲?写陶渊明爱菊对写周敦颐爱莲有什么作用?(2)“盛爱牡丹”的“盛”字可否删去?为什么?对写周敦颐爱莲有什么作用?(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表现了君子哪几个方面品质特点?(4)在讨论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组长负责,将质疑的问题简单地写在下面。(三)组际合作。1.展示组内讨论的成果;2.解决小组内质疑的问题;3.有感情地朗读。(四)有效训练。1.“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是鲁迅七律《莲蓬人》中的诗句,其中“濂溪”即宋代哲学家,“净植”出自他的《》中的句子“亭亭净植”,原文中最能体现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2.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仿写句子。句式:我喜欢……,喜欢他……,喜欢他……例句:我喜欢梅,喜欢他即使生在墙角也要凌寒独放,喜欢他不自卑自弃、坚强高洁的品性。3.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认识。三、课后延伸1.背诵《爱莲说》。2.将今天学案上出现的课外内容进行读书笔记整理。与同学们共勉:梅青松王安石陈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赋得古草原送别(节选)竹石唐·白居易清·郑燮(xi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附: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爱莲说》学案 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