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图形的相似【学习目标】1.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概念。2.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3.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4.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学习重难点】重点:①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②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读书思考引入新知同学们,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课本图27.1-1)(课本图27.1-2)【探究活动二】探究归纳生成新知知识点一:1.根据上述图形的特点,小组讨论、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的或而得到的。2.思考:如图27.1-3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像,它们相似吗?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概念。2.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3.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4.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导学重难点】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具准备多媒体导学过程导入:以前我们学过: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这两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图形之间的另一种关系——图形的相似.【导学一】读书思考引入新知设置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归纳图片的特点,引出相似的概念。操作流程: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2.小组讨论、交流。3.学生总结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导学二】探究归纳生成新知设置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操作流程:知识点一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知识点二:1.问题:如果把老师手中的教鞭与铅笔,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AB和CD,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是多少?归纳: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2.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比例性质(1)若四条线段满足,则有ad=bc.(2)合比性质(3)等比性质知识点三:1、观察图片,体会相似图形性质(教材P36页)(1)图27.1-4(1)中的△A1B1C1是由正△ABC放大后得到的,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的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又有什么关系呢?图27.1-4(2)对于图27.1-4(2)中两个相似的正六边形,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论?2.结论:(1)相似多边形的特征: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__相等__,对应边的比___相等____.反之,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__相等___,对应边的比___相等____,那么这两个多边形_相似______.几何语言:在⊿ABC和⊿A1B1C1中若.则⊿ABC和⊿A1B1C1相似1.学生通过活动一,总结规律。2.学生思考,独立完成练习。3.请小组代表回答。4.学生点评,老师补充。5.追问:相似图形与全等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归纳: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形。而形状和大小完全相等的图形是全等形。知识点二:1.学生阅读课本成比例线段内容。2.教师出示探究内容。3.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4.教师强调注意事项。注意:(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知识点三:1.学生看书思考第36页问题。2.学生代表回答。3.学生点评。4.师生归纳总结相似多边形的特征。5.追问: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也相等,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注意:当相似比为1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导学三】典例解析运用新知设置意图: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操作流程:(2)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__的比称为相似比.问题: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结论: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__全等__,因此__全等__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探究活动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