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其对华夏族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解体的基本过程。2.奠定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华文明演进的基础。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的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2.通过对课本中所引具体材料的分析,推导结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通过对原始社会整体知识的梳导,培养学生联系,系统地思考问题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通过本课的学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点黄帝——“人文初祖”。●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教学方法1.讲述法。对于黄帝其人及其对华夏族形成所做的贡献及人们对黄帝的缅怀可以用此法,讲解时应声情并茂。2.影视辅助法。对于黄帝在中华民族中间所起到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的作用,可用此法。3.图示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和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从而了解华夏族的主干——汉族的主要活动区域。4.讲解法。对于课文中所引材料原文和尧舜禹“禅让”的实质及原始社会的瓦解过程可用此法。●教具准备1.《祭祖盛典》录相带。2.挂图《炎黄战蚩尤》。3.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先看一段录像《祭祖盛典》,请同学们在看录像时细心一点,看完后有三个问题供我们思考。(放录像……)这三个问题是:(1)录像中海内外华夏人士祭奠的是谁的陵墓?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要祭拜他,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贡献?(3)祭拜他的陵墓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当我们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以后,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第一课时,让同学们下去看一些书。其中有一篇叫《黄帝战蚩尤》,那是一个黄河流域远古时代两个部落战争的故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我想同学们已经清楚了。那么,黄帝除了打败蚩尤以外,还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奉为华夏族的祖先?我相信,我们学了这一课后,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的内容。[导入语例示三]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课“华夏之祖”。我们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那么,这里的“炎”和“黄”分别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关系如何?为什么被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导入语例示四]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和《原始的农耕生活》两课内容,对原始社会的历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课。我们先看一下导入框中的内容,看完以后,同学们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2)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贡献?(3)毛泽东和朱德在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特地写了《祭黄帝文》,并派人前往扫墓,这在当时有什么特殊含义?学过本课,你将会了解这些内容。[板书]第3课华夏之祖[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幅挂图,它是《炎黄战蚩尤》示意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炎帝、黄帝和蚩尤部落的位置。然后,请几位同学讲一下关于炎黄战蚩尤的故事。(学生在图中找出炎帝、黄帝和蚩尤的位置)[学生讲述]黄帝与炎帝是住在黄河流域的两个部族,他们因争夺地盘发生战争,最终以黄帝获取而告终。从此黄帝声威远扬,各部族纷纷前来归附,黄帝的势力不断扩大。再加上四方安定,国泰民安,黄帝渐渐产生了享受一番的念头,于是大修宫殿都城,开始耽于享乐。九黎族的首领见黄帝荒废政事,就起兵反叛。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展开一场大战。黄帝的兵士被蚩尤布下的毒雾包围,黄帝踏上指南车指挥他们冲出毒阵。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助战,黄帝请天女帮忙,使风停雨散,并乘机打败了蚩尤。后来黄帝驯养猛兽彻底打败了蚩尤,并将他杀死。不久,另外一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