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8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8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8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3.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4.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教学重点、难点:⑴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深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⑵文中出现的重点古诗词的积累。教学时数:两节。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谱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会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到南北朝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民间歌诗是乐府诗的精华。二、检查预习情况1.自读课文,掌握加横线字的字形和读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朔气()金柝()著()傍地走()zhùkèhánjiānpèiyānjiānjiūjìróngshuòtuòzhuóbàng2.词语解释,小组竞赛形式,互相提问,看哪个组预习的效果最好。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①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为只,副词,今常用作转折连词。③策勋十二转:古义表多数,不确指军书十二卷;今义确指“策”名词作动词,登记。④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赏赐百千强今义强壮⑤出郭相扶将:古义为外城,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⑥当户理红妆:古义门木兰当户织⑦愿为市鞍马愿:a愿意,愿为市鞍马;b希望,a.集市,东市买骏马;b.买,⑧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⑨双兔傍地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⑩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三、朗读诗歌,了解文意。1.诵读诗歌,初步感知。(1)激励学生个别朗读,听读的同学注意字的读音;(2)听录音,揣摩学习朗读的语气语调,把握情感;(3)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了解诗歌主要内容。(4)学生比读,互评互读。2.试着疏通文意,翻译句子。(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翻译:(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四句铺陈,表现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井然有序。意思是到各个集市买来作战用的物品。(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是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边塞夜景,表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意思是北方的寒气里传来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战士的盔甲上。(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是互文,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得胜归来。上下句的意义互相渗透说明兼顾合指。(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打仗归来后,天子为木兰记了很多功,赏赐她很多财物,这是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的铺垫。意思是(为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东西。(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兔前脚常常动弹,雌兔眼睛时常眯着。雄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