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13项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xxxx二0一七年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1.总经理对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是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每年保证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4.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卫生教育,提高全员的职业健康意识,防止职业病危害;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公司的职业卫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每年组织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定期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有关档案;7.每年请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按规定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8.对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出的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采取有效净化空气处理等措施,如增加大功率风扇、窗户向外翻开等,使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9.对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出粉尘时,应经常打扫、拖地洒水等,保持车间干净、整洁,员工必须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10.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11.员工上岗按规定着装,正确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12.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的作业条件,员工有权拒绝接受任务,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有权加以劝阻和制止;2、检测评价管理制度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本公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2、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生产车间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电焊烟尘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3、公司应设置设专人,负责日常检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4、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5、公司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6、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员工公布,并上报区、街道、村委安监部门备案。7、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8、有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9、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制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10、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11、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3.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一、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本公司将车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一)合同告知本公司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员工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本公司应当向员工再次进行告知,并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二)培训告知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中,本公司应当对员工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并告知员工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三)公告/个人告知1.公告告知本公司已在车间作业现场或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公告,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已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健康危害、应急处理、防护措施等内容。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见车间墙上。2.个人告知本公司已将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要求及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本人,保存书面记录并要求其签字认可。劳动者拥有隐私权。4、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1.职业危害检查应贯彻公司领导检查与职工检查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