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西柏坡》观后感《西柏坡》这部影片主要讲了。儿童团团长核桃带着枣花和大金瓜偷偷上前线参军,途中意外遇见了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的阴谋,核桃决定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路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小伙伴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看完了《西柏坡》这部影片,我真是有点自愧不如。因为假如是我,碰到了这些狡猾的敌人奸细,我会去像那些智勇双全的西柏坡孩子那样做吗。不要说是敌人奸细,就是一些生活中的小困难,我也不能自己去克服。所以,我真佩服西柏坡孩子的勇气和智慧。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勇敢者乐园玩。我们来到铁索桥前,爸爸妈妈要我走完这座铁索桥。虽然这座铁索桥不高也不长,但是我一看到上面大大小小的网眼就害怕,所以不敢走上去。最后,还是被爸爸抱了上去我才一边哭一边走,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走完了铁索桥。我下了铁索桥之后,爸爸妈妈都夸我是个勇敢的孩子。现在,我们像温室里的花朵,哪里有西柏坡孩子那不怕困难的精神。通过观看《西柏坡》这部影片,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去克服困难,就会取得成功。五(2)班朱永祺第二篇:西柏坡观后感西柏坡观后感刘云2007280068120672008年4月26~27日,在中科院海洋所党委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XX省XX县区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26日早上,我们乘坐旅行社的大巴从中科院研究生院出发,历经4个多小时的路程,在中午时分到达了XX县区。下车后,第1页共7页我们先进行了这次红色之旅的第一课——“忆苦思甜”。在平山会馆,我们吃了被导游称为忆苦思甜饭的午餐,想想共产党在解放革命时期的艰苦生活,我为生活在社会逐一新中国下感到幸福,也深刻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吃过午饭后,我们继续乘车赶往这次参观的目的地西柏坡。导游给我们简单介绍了西柏坡的基本状况,这是一片红色的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她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就是XX县区人,据导游介绍,XX县区人不论老幼都会唱这首歌,并且我们行驶的道路被称为红色大道,走在红色的大道上,都要唱这首歌曲。在导游的带领下,同学们引吭高歌,大家都非常激动,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岁月。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西柏坡,标志性建筑西柏坡纪念碑赫然印入眼帘。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西柏坡,西柏坡遗址其实是50年代修建水库而搬迁上来的原貌拷贝了,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人的旧居以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场仍然照维持原有风采,一切都是那么朴素而整洁。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大伙房,这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第2页共7页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