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警示教育片观后感胡佑华3月2日下午,市卫生局党委组织卫生系统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落马的县官》。观后,自己的感触很深,教育深刻。往日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徐跃进、谢昌贵、付云生、杨峰、戴龙华、李晨峰XX市委书记汤成奇,以及省文化厅副厅长刘长泽、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江华、许建斌、陈爱民等人,当初都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他们基本都具备三高条件:高学历、高能力、高成长。有的还是名牌大学博士生,是当地政府通过特殊人才引进,重点培养的干部。有的是从贫困的农村,通过通过刻苦学习,走上仕途,担任领导职务,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多么令人惋惜。他们落得如此下场,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防腐意识不强,为民执政观念淡漠,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最终堕落为犯罪分子。客观上手中权力太大,缺乏监控,权力凌驾于制度和“准则”之上,国有资金可随意使用,任意挥霍,并无顾忌,一但事发,堕落为罪犯。我看这是主要原因。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些反面典型,在他强取豪夺完成由腐而败的进程中,为什么会一路畅通,即使怨声载道仍能稳坐县(区)委书记、县(区)长,甚至厅长宝座呢。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几点:一、动物的本性战胜人的社会属性。人即类似动物,又区别于动物。既有动物的本性-贪婪,又有社会属性-道德。在缺乏制度管理,法律监督的情况下,人的动物本性凸显,产生贪婪意识,造成腐败现象。二、选拔机制不完善,服务理念错位。目前部分领导的选拔还是没有通过群众的选举和推荐,或者权重太小,主要还是第1页共10页“上面”决定。造成少数领导干部只唯上,不唯下,没有接收群众监督的意识,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的甚至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作为他们敛财、“称霸”的“法宝”。权力蜕变为强取豪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以至恶招损术层出不穷,搜刮民脂民膏,坑害国家,无所不用其极。三、权力缺乏监督,民主建设形同虚设。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廉政制度及规定,层出不穷,可以说是相当完善,但近年来腐败现象并未明显好转,收效仍然不很明显。主要缺乏执行力,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立法的欠缺和法律监督权限设置上的结构性缺陷,也给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防止腐败,需作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只有通过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理论精髓,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才能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二是提高职工选拔和推荐领导的权重,使领导干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得为民所谋。三是加强同级党委和支部的监督职能,使各项廉政制度和准则全面落实。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分开担任制,由党委(支部)主要领导亲自行使纪检职责,避免单位纪查书记监督法人代表不力现象。实行党、政领导责任连带制,增强党委行使监第2页共10页督责任。实行单位“三重一大”内容量化制,“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和班子成员表态制。重大费用报帐实行党、政领导联签制。重大事项采取职工代表会通过制,确实加强党和群众的监督。四是实行权力阳光化,全面实施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