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特色工作总结精致管理夯实校本凸显特色——小学部教学管理经验介绍小学部坚持“服务大众,创造卓越”的办学理念,以打造“创新教育的示范,精致学校的代表,幸福教育的样板”为目标,把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开展“课堂效益年”活动要求同我校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把落实区教育局教学工作要求同我校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精致管理,夯实校本,凸显特色,以提高师生幸福感为主旨,以校本教研为载体,进一步推广运用“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着力加强“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教师爱教、会教、乐教”的幸福课堂的建设:(一)优化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全面实行“行走式管理”,促进常规管理精致化小学教导处在部长室的领导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全面实行“行走式”管理模式,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精致化。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部长室领导下,教导处6名成员组成巡课工作小组,将每天的6节课责任到人,每天每节课对教师候课、上课、活动等情况等实行“拉网式”检查,真实把脉每个教师教学状况,在“行走式”巡课中不留检查死角,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亮点和不足,教导处每周统计,有反馈,有跟踪,课堂教学逐渐规范化、常态化、自动化。2.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态,促进行政听课制度化为保证课堂常规管理正常运转,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深入课堂第一线,组成巡课、听课工作小组,在教导处统筹下每天巡视课堂,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常规执行情况,每周深入课堂听课,人均听课节次均达到40节以上,听课方式分随堂听课和提前通知听课两种,听课后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流、探讨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和策略,填写听课评价表。行政巡课、听课制度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使课堂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备课质量第1页共6页和课堂教学质态。3.强化教学“全程管理”,保障教学行为优质化每学期初,教导处以《XX市邗江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为指导,下发了各个学科教学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备、教、改、辅”的具体要求,在“严、1细、实、新”上下功夫,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以教研组为单位实施过程性检查及考核,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反馈改进,使得教师在备教改辅研等各项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步步为营,以点带面地保障教育教学行为优质化。在区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视导检查中,无论是备教改课情况,还是教研活动均得到教研室领导高度评价。4.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减负增效”具体化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校牢固确立有效教学理念,加强质量监控,努力减负增效,加大辅导过程的管理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重点年级和部分薄弱班级进行跟踪监控,采取面向全体和关注差异相结合,制订培尖补差计划,落实培优补差制度,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发展得更快,尤其重视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定期分析、总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区“gdg”学业质量监测中,成绩优异,年年获得区一等奖,反映了我校扎实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二)夯实校本培训,大力提升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首要因素,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主渠道。这学期,校本研修紧紧围绕“课堂效益年”建设主题,依托学科基地建设,聚焦“主体性课堂范式”的深入研究,以“名师讲坛”“教师论坛”和“同课异构”“主题辩课”活动为载体,以教促研,以研兴教,让教学成为师生的享受,让师生在课堂中幸福成长,将校本研修活动落到实处。1.依托学科基地建设,放大“名师示范”效应作为XX市语文学科基地、邗江区英语学科基地,我校在传承教科研工作优势项目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充分第2页共6页发挥基地优质资源的辐射、示范作用。名校依靠名师支撑,名师渊博的学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勇于创新的魄力、是学校宝贵的资源。省特级教师韦健、市特级教师刘茂亮分别面向全区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和《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教师与执教者就每节课的教学主张、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