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小儿腹泻用吴萸散敷脐文章来源:健康时报2007-4-2911:06:35采用多种中药配伍成的“吴萸散”敷脐疗法,对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均有较好的疗效。“吴萸散”包括吴茱萸、丁香、木香、肉桂、苍术、五倍子等中药材。中医认为,吴茱萸、丁香辛热,除寒呕、温胃;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调风;肉桂辛热,通脉,温补;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五倍子味酸寒收敛固涩;此外醋也有收敛固涩的功效。这些药合用敷脐能通神阙穴,具有通风燥湿健脾,解除腹胀调气血的功效,从而达到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治病的目的。家庭使用方法:药物:吴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苍术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方法: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严封固定,每两天换药1次。如腹泻严重有脱水症状者,可同时口服补液盐。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文章来源:杭州日报2005-4-1510:39:13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未病先防做好病前调养护理与卫生十分重要。(一)一般措施1.提倡母乳喂养。如人工喂养,要注意适当稀释牛奶和消毒食具,最好每日煮沸或蒸气消毒1次。食品应新鲜、清洁。2.喂养定时,定量。按时逐步增添辅食,但不宜过早、过多添加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也不宜突然改变食物的品种。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腹部着凉。同时加强体格锻炼,预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4.夏季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和护理。天气炎热时应多喂一些水,不宜吃得过饱和过食油脂多的食品。避免在夏季断奶。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菌素。(二)食疗预防1.扁豆粟米粥:扁豆角30克、党参(或人参)10克,同煎去滓取汁,入粟米50克煮粥,经常食之,可防小儿腹泻。2.山药扁豆糕:山药200克(去皮切成薄片)、鲜扁豆50克、红枣肉(切碎)500克、陈皮丝3克,共和匀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脾胃虚弱者最宜。二、既病防变本病转归主要取决于素体脾胃强弱,治疗迟早得当,以及感邪轻重性质。感受暑热湿邪最易传变,其结果,或暑邪化火,内陷心包;或泻下不止,伤阴伤阳。另大泻不止,伤及脾阳,土虚水旺又可见慢脾风。(一)一般措施1.调整饮食:一般轻度腹泻仍可喂母乳,但应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如牛奶喂养,应将牛奶比平常更稀释些,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稍大的幼儿,应给易于消化的粥类。腹泻重者,应暂时禁食6~8小时,使胃肠道得到很好的休息。2.补充水分:为防脱水失盐,喂奶间隔时间和禁食时,要注意多给小儿一些糖盐水、淡茶水、胡萝卜水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3.护理: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肛围,勤换尿布,及时处理粪便并洗手消毒,以免重复感染。腹泻日久者,还要注意排便姿式,避免将小儿过分屈体,引起脱肛。(二)中医论治防变1.伤食型:初宜导滞通下,给予七珍丹、一捻金等;继健脾止泻,给予保和丸、山楂健脾丸等。2.湿热型:宜葛根芩连汤加减。若烦躁不宁,欲化火内陷,加用石决明、天麻、钩藤、玳瑁、羚羊角粉、紫雪丹之类;若口渴目陷,小便短赤,欲伤阴津,加用连梅汤,酸甘化阴;若四肢不温,神萎情淡,阳气衰弱,急用参附龙牡汤,或酌加人参、附子、五味子等;若见神情淡漠,昏睡露睛,手足蠕动,欲致慢脾风,意加人参、附子、肉桂等,或加固真汤。3.虚寒型:当用钱乙六味白术散或益黄散,酌加补骨脂、益智仁、吴茱萸或枳术丸。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三)食疗防变此法主要适用年龄稍大的幼儿和轻型腹泻。1.莱菔粥:莱菔子(炒)研末,与米同煮粥。适用于伤食型腹泻。2.苡米粥:生苡米、白米(苡米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