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XX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干部培训系列读本》心得体会学习XX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系列读本的心得体会:一、在市场竟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XX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经济年均增长13.6%,相当于世界同期平均增长率的四倍,可谓世界走一步,广东跨四步。与此同时,也形成了珠三角模式等传统发展方式。这样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竟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如果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广东传统发展方式出现了三个难以为继: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中难以为继;产业和技术经济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以为继;长期形成的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能源土地等资源制约突出和部分地市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的情况下难以为继。所以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二、我对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一)继续弘扬敢想、敢做、敢为的广东精神,下决心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珠三角未来要成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试先行区,其中,开放、创新的发展思维和理念至关重要。据悉,面对XX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推进的双转移工程,引起不少舆论,来自企业界的反对之声不少。思想汇报究其原因,少数利益集团担心既得利益外溢是关键。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有关方面需要审时度势,综合权衡,积极发扬广东的敢闯敢试的文化力量,当机立断,力排众阻,坚决推进符合的各项决策。某种意义上,犹豫不决、让步妥协、过分关注内耗型平衡,就是贻误发展机遇。(二)改革现有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扫清障碍。诚然,在一些官员、一些企业主眼里,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性理解并不明晰,很多时候,发第1页共3页展等同于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率,而对于发展的要义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共生,全体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创业和人居环境优美,对人的需求满足度不断提高,社会福祉整体提升则置之不理。由于gdp主导全过程,一切为了gdp、增长就是硬道理、组装、粗加工舍不得丢弃、石化项目大量上马,环境问题靠边站、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只看表子,不看里子论文网的行为屡见不鲜,变脸行径更是层出不穷。故而,笔者建议对增长与发展、科学发展、gdp主导发展观等重要概念及内涵要进行科学深入研究,在全社会形成大讨论,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改革与其相关的管理机制和体制。毋庸讳言,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与基础。(三)经济发展方式要从硬要素推动转向软要素。长期以来,土地、廉价劳动力、水、电、煤、气等主导广东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模式主导广东经济发展,而管理、高科技人才、创新、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研发等对经济的贡献较小。未来广东的发展,一定要在上述软要素上面下功夫,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政府和企业要高度重视研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联手,形成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和区域创新网络。(四)内需要扩大,出口也要巩固。由于中国庞大的农村及内地中小城市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扩大内需成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力推之举,这对于启动广大农村市场、推进内需型城市化进程、扩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式、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扩大内需绝不排斥外贸经济,尤其对于出口量巨大的广东而言。广东具有发展外贸经济所需的优越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和底蕴,担负着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不可贸然因为扩大内需而削弱外贸经济。唯有通过改善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加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学习领会国际竞争规则、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才能进一步提升广东作为对外开放大省的地位。(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包括第2页共3页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城乡关系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性问题。系统论视角看,系统各组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