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年新课标1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山脉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以下2题。3.该区域A.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B.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C.景观呈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4.关于该区域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东西坡自然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B.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C.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面3题。5.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A.800米B.800~1000米C.1000~1200米D.1200~1600米6.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7.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图6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2题。8.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苔原9.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读南亚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图和该地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0~12题。10.气候资料所示城市最可能是A.卡拉齐B.班加罗尔C.加尔各答D.孟买11.该城市所在自然带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导致该城市各月份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昼夜长短B.海拔高度C.正午太阳高度D.天气状况.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3.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C.丙坡积雪冰川带下界高——降雪多D.丁坡自然带数目多——高差大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14.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5.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风力D.光照二、非选择题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析阿德莱德6-8月日照时数较短和堪培拉6-8月降水较少的原因。(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阴影区过度灌溉对河流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7.读下图,回答问题。(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为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2)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群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的影响。(3)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0.2016衡水万卷作业七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命题透析本题通过“黄河三角洲的变化”考查流水作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环境的变迁,考查考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路点拨若该区域外力作刚以淤积或沉积作用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大,反之海水的侵蚀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读图可知,图中两者距离在l975年到1978年间不断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