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百团大战。能列举日本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罪行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斗争的史实;掌握中共为克服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说明中共七大的召开与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胜利之间的联系。说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过程,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回顾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内外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认识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比较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根本区别。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及原因,认识抗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百团大战,敌后军民艰苦斗争等史实,认识到中共坚持全面抗战,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的重要性。通过日军不可抹杀的侵华罪行,充分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本性。通过中共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中共“七大”的召开,认识到中共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通过分析抗日战争胜利意义,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通过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到胜利来之不易,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心灵创伤,尊重历史,关注未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难点:中共为建设根据地的各项政策、措施及作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则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在敌后战场狠狠打击了侵略者。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共产党坚持抗战---百团大战1、背景:(1)日本为准备太平洋战争,一方面用军事手段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另一方面加紧对抗日根据地进攻。华北抗日根据地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2)存在着严重的投降危险:英美为推动日本去进攻苏联,对国用心爱心专心民政府进行劝降活动;在日本诱降下,蒋介石集团抗战日益消极。(阅读教材材料)2、目的: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好转3、概况:时间、人物、地点、结果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大规模作战。4、评价:是抗战以来我军主动出击敌人的最大战役。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阅读“百团大战示意图”,思考:我军作战目标是什么?破坏或截断敌人的交通线,并重点消灭交通线两侧及深入我根据地的日军据点。二、度过难关1、原因:日军的残酷扫荡;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封锁;严重的自然灾害了解日军的扫荡和三光政策目的:消灭抗日根据地,巩固占领区,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通过日军不可抹杀的侵华罪行,充分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本性。2、表现:面积缩小,人口减少,部队人数减少,经济困难3、时间:(1941-1942)4、措施:(1)军事上:反扫荡:正确的战略方针:“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灵活机动的战术: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少数民族抗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冀中回民支队(马本斋)(2)政治上: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形式:三三制原则政权性质: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作用: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经济上: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大生产运动:思考: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相比有了改变,改变的依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用心爱心专心依据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它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一致抗日。这是党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的政策的典型成功的范例之一。在根据地的建设中,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是坚持抗战和争取最后胜利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根据地渡过难关,并得以巩固和发展,为敌后战场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础。(4)思想上:整风运动原因:①遵义会议以来,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