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歷史小故事第壹篇 前言 唐太宗曾謂:「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鑑, 可以知興替. 」歷史人物,往往就像一面鏡子, 給予後世人們一個絕佳得省思空間。以下我們所蒐編得五十五篇故事,都就是一些小典故;它可能就是發生在大人物得身上,也可能就是名不見經傳得小人物,但就是她們得故事, 都有其大道理存在得地方。也許它只提供同仁一個「感受」,或甚至只就是一個「感動」而已; 但更重要得就是,我們希望每個瞧到這些小故事得同仁,都能夠有一份「感覺」-一種「清清白白」得舒适感覺。我們信任,一個能對得起自己良心得人, 絕對能活得比誰都還來得快樂。所謂: 「身在公門好修行。」只要凡事多以「同理心」及「榮譽感」為出發點,自然能修得善果。不就是嗎! 第貳篇 典章制度 一、視貪官如寇讎得朱元璋 明朝對於貪官污吏得懲罰, 其嚴峻程度堪為歷代之最。尤其開國君主朱元璋, 更就是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在法令宣導方面,她特製「申誡公侯鐵榜」< 共有九條嚴律〉, 並將歷代昏君如商紂、秦二世胡亥、隋煬帝、宋徽宗等敗國史跡, 製成壁畫,要求皇子百官引以為誡;同時經常發表懲貪與貪官亡國等言論, 如親自編寫「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大誥武臣」等書, 蒐錄150件貪官案例,以強化百官得「心防」。她曾經講過:「不僅貪錢、貪物者就是貪官, 貪聲貪色者、貪權貪勢者、貪諛貪名貪享樂者, 也都就是貪官… 。」可見她對貪污問題,已達「潔癖」得地步. 在執行嚴刑峻罰方面,她更就是絕不手軟, 一次懲殺成千上萬人,猶如家常便飯; 如藍玉一案, 即殺了二萬多人。而殺得官階層級方面, 從宰相、皇親國戚、駙馬、大將軍、尚書、欽差大臣到侍郎、各級地方官吏等, 無一不殺。至於懲罰方式, 則尤其琳瑯滿目,最殘忍者如剝皮實草< 公開曝陳> 、抽腸、凌遲等不一而足. 儘管如此嚴厲執法, 但貪官污吏卻未曾少過;誠如被朱元璋懲殺得貪官吳金德臨死前說得話一樣: 「只要這個世上有錢在,就會有人貪污, 貪官就是殺不完得。」朱元璋也曾經說過: 「我欲殺盡貪官污吏,奈何朝殺暮又犯?」所以說,單就是讓官員「不敢貪」,還就是不夠得! 有人曾開玩笑說,假如根据朱元璋得標準,今日得公務員大概有九成以上要被殺頭。儘管朱元璋以「血腥」著稱,但她卻就是一個非常愛民如子得皇帝; 例如她很重視發掘民隱民瘼,並特別在乎百姓對她得評價,只要就是民眾舉發得貪官污吏,十之八九都大...